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的盛行和广泛运用,使得教育、内容出版、媒体这三个领域开始融合,依托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及社交媒体的平台,形成了“付费知识产品”这一新物种、新业态;从而产生了以提供“内容业务”为主的知识型企业;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有喜马拉雅、罗辑思维、知乎及分答等。2016年,得到、喜马拉雅、分答、知乎等平台纷纷探索付费音视频、付费咨询、付费问答、付费专栏订阅等形式,开启了以“知识”作为产品和服务的有偿共享经济模式。至今,业内不断涌现出各种各样以个人或团队为主的知识型企业,通过知识服务和社群经济变现,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与支付方式促成交易,引发了知识经济的火爆。而随着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知识型企业不仅将越来越多,而且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也将越来越大;但依托社交媒体平台的知识型企业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组织形象建设也经常会遭遇到各类问题。基于此,加强对知识型企业的公共关系研究和指导已是时不我待。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高度普及,社交媒体将人际关系、组织与公众的关系带入崭新时空的时代,基于社交媒体建构的以人为节点的关系网络越来越普遍。在信息爆炸、资讯过度的背景下,公众由于对资讯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传播常常被稀释,甚至被忽略;在此情形下,关于公共关系难做、品牌推广效果难以做好,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公关理论界常常谈论的热点话题。因此,基于对社交媒体背景下知识型企业的发展及公共关系热点话题的价值分析,本研究从社交媒体视角出发,在借鉴已有的公共关系及社交媒体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文献法、个案研究法及质性研究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社交媒体下知识型企业的代表——“罗辑思维”为案例,解剖知识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公共关系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罗辑思维”利用社交媒体做强公共关系的独特性;“罗辑思维”的危机公关管理;“罗辑思维”对知识型企业公共关系管理的其他启示;知识型企业未来公共关系管理创新探究等内容。按照逻辑关系,分为如下七章:第一章:问题的提出。本章主要结合移动互联网背景及我国“互联网+”政策的提出,分析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社交媒体对组织公共关系的影响巨大,知识型企业利用社交媒体塑造组织形象值得探讨等问题,说明本研究问题的提出原因和现实依据。第二章:文献回顾与研究设计。主要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交媒体视角的公共关系及“罗辑思维”的研究进行综述,并结合学术界在公共关系领域及社交媒体领域的理论研究,对本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发现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另外,根据研究的需要,设计本文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对象、目的、主要研究方法等。第三章:“罗辑思维”利用社交媒体做强公共关系的独特性探析。本章主要从公共关系三要素的社会组织、公众和传播沟通角度出发,结合社交媒体的时代特点,探讨作为组织的“罗辑思维”的品牌建设、内外部公众关系管理、传播沟通管理,分析“罗辑思维”公共关系管理的创新和独特性。第四章:“罗辑思维”危机公关管理的案例探析。本章从危机公关的角度出发,结合了社交媒体的时代特点及危机公关处理的5s原则,分析“罗辑思维”具体的危机公关案例,并从中得出一些在社交媒体下知识型企业处理危机公关的经验和教训。第五章:“罗辑思维”对知识型企业公共关系管理的其他启示。本章主要针对“罗辑思维”在社交媒体发展和盛行的大背景下,从其发展的全过程总结和提炼出对知识型企业的公共关系其他启示。第六章:知识型企业未来公共关系管理创新探究。本章主要基于未来科技进步的不可阻挡,社交媒体的突出特点就是不断与技术融合发展的变化趋势,探究以“罗辑思维”为代表的知识型企业未来公共关系管理创新的方向。第七章:本研究的结论与不足。主要对文章的总体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对本文研究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进行了简要说明和分析。本文研究发现:“罗辑思维”利用社交媒体思维和工具,在其品牌建设、内外部公众关系管理、公共关系传播沟通上具有极强的独特性和创新性;而其危机公关管理上,不乏优秀的危机公关处理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知识型企业吸取的教训;总体上看,启发知识型企业在公共关系管理上要紧跟时代发展,具备社交媒体思维,紧密联系内外部公众,高效地利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媒介,创新地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最后,根据社交媒体的特点和社交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未来知识型企业公共关系创新的三个关键方向,分别是:以“效率”为重点,以“沉浸”为手段,以“认同”为基础。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比较系统地探究了社交媒体时代知识型企业的公共关系价值、特征、方法、策略与未来发展;分析了知识型企业发展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此同时,“罗辑思维”是这个时代非常典型的知识型企业,“罗辑思维”的公共关系建设与管理具有普遍价值,本研究所解剖出的“罗辑思维”公共关系特性等内容,对同类知识型企业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