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美国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使缺乏经验的新教师或年轻教师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需求。教师必须从走进课堂的第一天起就做好足够准备。本文以美国实习教师表现性评价(educative Teacher Performance Assessment,edTPA)为研究对象,探讨美国实习教师表现性评价产生的背景、实习教师表现性评价的评价目的、评价标准及过程、特征、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完善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评价提供参考与借鉴。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分别对选题缘由、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进行评析。第二章对美国实习教师表现性评价产生的背景进行分析。美国实习教师表现性评价产生的背景主要包括:美国教育政策的导向作用、美国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以及提高美国教师培养项目质量的需要。第三、四章依照为什么要评价、评什么以及怎么评的逻辑框架分别对美国实习教师表现性评价的评价目的、评价标准以及评价的实施进行了评析。美国实习教师表现性评价的评价目的主要包括:促进实习教师的专业成长、改善学生的学习、为教师培养项目的改进与更新提供指导。美国实习教师表现性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级评价指标:一级指标包括三个维度——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每个一级评价指标分为五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评价指标又分为五个等级即三级评价指标。美国实习教师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分为准备阶段和正式评价阶段,在准备阶段实习教师要申请评价、熟悉评价;然后收集材料,提交材料;在实习教师提交完评价材料后,实习教师表现性评价系统的评价人员对实习教师提交的档案袋进行打分。第五章对美国实习教师表现性评价的特征展开分析并对美国教师表现性评价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美国实习教师表现性评价的特征主要包括:评价人员的专业化、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与一致性、注重实习教师的自我反思、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性。美国实习教师表现性评价促进了教师培养项目的不断完善、指导教师教育项目与教师资格认证、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实习教师出现“为考试而教”的心理、评价主体的代表性与评价动态性有待加强,评价依据有待进一步综合化。第六章针对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评价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结合我国相关实践探讨美国实习教师表现性评价对我国的启示。借鉴美国实习教师表现性评价的经验,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评价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一是保证评价人员的专业化,二是构建具体而有效的评价标准体系,三是重视评价的过程性与反馈性,四是完善实施评价的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