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酶固定化及其在化学品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a294104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脂肪酶催化具有条件温和、选择性高和环境友好的优点,是国内外化学工业绿色合成的一个重要热点领域。为了开发廉价并且高效的工业固定化酶,本文研究了用天然蚕丝纤维织物固定化假丝酵母脂肪酶Candida sp.99-125及其在多种化学品合成中的应用。作为绿色化学技术中非常活跃的前沿领域,离子液体(ILs)作为“绿色”溶剂在生物合成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同时研究了离子液体在脂肪酶催化的油脂加工中的应用。主要工作如下:1.氨基硅油整理纤维织物固定化脂肪酶:织物亲/疏水性对固定化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载体表面的微环境,尤其是表面亲疏水性质是影响固定化酶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选取天然的蚕丝纤维织物-绵绸为载体,首次将纺织工业中织物整理技术对纤维织物的疏水整理与固定化酶相结合,采用氨基硅油对绵绸织物进行表面改性后吸附固定化脂肪酶。氨基硅油整理后,在织物表面引入甲基基团,为固定化酶提供了一个适度的疏水微环境,参与于脂肪酶的界面活化,提高了固定化酶的活性和稳定性。与整理前的载体相比,疏水整理织物橄榄油水解活力提高了1.6-2倍,酯化活力提高了3-4倍。本文详细的比较了整理前后织物固定化酶的性质如pH、温度和有机溶剂耐受性等。并且研究了固定化酶在有机相酯化系统中的反应特性和操作稳定性。结果发现,未整理的织物固定化酶对酯化系统的含水量有明显的依赖,最适初始加水量为1.5%。而疏水织物固定化酶能够在15%高水含量的酯化体系保持高活性。在十二酸十二酯的酯化合成体系中,疏水织物固定化酶的长期操作稳定性明显优于未整理织物固定化酶,连续反应27批后,酯化率维持97%以上。另外,本文还通过表面接触角测定、扫描电镜(SEM)、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ATR/FT-IR)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氨基硅油整理后的织物表面性质和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2.发酵液固定化脂肪酶及无溶剂体系生物柴油(油酸乙酯)的酶法合成固定化酶的制备成本高是限制其大规模生产及应用的关键因素。为了降低固定化酶的成本,本文以绵绸织物为载体,开发了通过直接浸渍脂肪酶发酵液制备固定化酶的工艺,并且通过无溶剂体系中油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来评价发酵液固定化脂肪酶的活性及使用稳定性。本文优化了固定化操作的参数条件,如发酵液酶活单位、pH值、吸附时间和次数等因素。结果表明,通过10-30min短时间浸渍后,固定化酶便具有较高的酯化活力,油酸乙酯合成转化率达到80%。织物载体可以对发酵液进行反复多次的浸渍,并且多次吸附制备的固定化酶重复使用的稳定性高于单次吸附。进一步优化了无溶剂系统中油酸乙酯的合成反应条件,对乙醇和水对脂肪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终的优化条件为:2.42g油酸,乙醇和油酸的摩尔比为1:1,9%(w/w)的固定化酶用量,通过乙醇流加和水的去除,30℃下反应24h,酯化率可以达到90%,该条件下固定化酶反应的半衰期超过30天。实验结果表明,绵绸织物直接吸附发酵液得到的固定化酶具有优良的活性和稳定性,同时发酵液固定化过程也省去了酶的分离和纯化工序,降低了固定化的成本。3.织物膜固定化酶反应器的构建及其在棕榈酸异辛酯合成中的应用纤维材料作为固定化载体,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满足生物反应器设计的要求,如片状、束状和织物膜状。本文针对纤维织物的特点,构建了织物膜固定床式酶反应器。固定化酶织物膜覆盖在不锈钢丝网上卷绕成螺旋卷筒状,填充入反应柱(L:280mm,1D:50mm)中,并且应用该反应器进行了酯化合成棕榈酸异辛酯的研究。投料250g棕榈酸、165g异辛醇、酸醇底物摩尔比为1:1.3,1500mL石油醚作为反应溶剂、固定化酶130g,40℃下反应6h,酯化率达到95-97%。研究了保留时间,酶反应柱高径比、酯化过程中产生的水等相关参数对酶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载体的高空隙率有利于降低扩散阻力。而反应体系中水的累积影响固定化酶活性,导致批次反应初速率的降低。通过串联分子筛柱不断移除反应生成的水分,有利于固定化酶活力的保持,最终酯化率达到98.7%,9个批次后相对反应初速率保留值为94%。固定化酶反应器显示出良好的操作稳定性,批次反应连续进行32批,酯化率保持在95%以上。4.固定化酶催化合成脂肪族二元酸酯脂肪族二元酸酯是耐寒增塑剂和环境友好润滑油的主要原料,目前工业的生产方法均为化学法。本文以自制的织物膜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研究了脂肪族二元酸酯的酯化合成工艺。以癸二酸、壬二酸和己二酸为原料,分别考察了二元酸与C4-C18的15种饱和正醇的酯化反应。结果表明,癸二酸和壬二酸的酯化效果优于己二酸。以癸二酸和异辛醇的酯化为模型反应,优化了酶反应条件。在40℃下,lmmol二元酸,酸醇底物摩尔比1:3,酶用量为1000U(0.2g),0.5g变色硅胶作为吸水剂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反应24h,癸二酸的最终酯化率达到97%。该反应连续进行40批次,酯化率保持在96%.在同样的优化条件下,通过三种二元酸与不同醇的酯化来合成10余种不同的二元酸酯,酯化率均达到95%以上。5.离子液体结构对酶法甘油解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COSMO-RS计算用于理论表征通过溶剂工程调节来强化反应过程,提高目标产物的平衡产率一直是化学家追求的目标。但是对于酶法甘油解合成单甘酯的工艺而言,由于传统的溶剂缺乏有效和足够的溶剂作用,一直难于解决油脂和甘油相容性差以及单甘酯平衡产率低的问题。本文以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为催化剂,选用了一系列不同结构(特别是具有不同的阳离子功能结合基团)的季铵盐型离子液体(ILs)作为溶剂,研究了三油酸甘油酯的甘油解反应行为。研究发现,CPMA.MS和Ammoeng102两种具有类似阳离子结构的ILs,获得99%的油脂转化率和大于90%的单甘酯产率,其反应特征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有机溶剂体系。提出了阳离子结构中同时存在的疏水和亲水性功能取代基团决定了甘油解反应特性和选择性的作用机理:长链的疏水烷基或酰基能够明显的改善油脂的溶解度并且提高初始反应速率,而极性基团如游离的羟基和乙氧基等能够降低产物的热力学活性,进而相应的改变反应平衡和产物的选择性。为了更好的描述ILs中多种复杂的溶剂作用对反应的影响,通过真实溶剂的类导体屏蔽模型COSMO-RS计算得到了油脂在不同结构ILs的溶解度、范德华力作用能和不匹配作用能,反应产物单甘酯、二甘酯在不同ILs中的化学势和诱活度系数决定的平衡常数等,进而结合ILs结构特征和相应反应行为,量化的描述了不同功能结构基团对反应特性的贡献。该结果同时也将有助于我们在分子水平上理解离子液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其他文献
<正> 牛黄解毒片(丸)是一种常用中成药,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中常有不良反应发生,为引起注意,现将有关资料整理总结如下.1.过敏反应_(26):患者服用牛黄解毒片(丸)后,出现全身皮肤
<正> 郭××,女.33岁.教师.1982年7月9日初诊.主诉:发热、头痛、口干、口苦、咳嗽、咯黄稠痰、咽部不适.检查:体温37.9℃.脉浮数,苔薄黄.诊为风热感冒.拟牛黄解毒片,复方桔梗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1年352组数据作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流动性、公司成长性和公司治理这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不显著,而β
随着原材料价格日益高涨,节能环保工作已是企业必要的生产者责任。其重要性在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日趋突出,汽车空调换热器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比汽车空调的结
目前而言,国内外对道路线形评价的研究已进行得比较深入,相关的评价理论与评价方法灵活多样。但是截止到目前为止,对于道路线形质量优劣评价较成熟的研究大部分是从线形质量
有人说,服务是不分东南西北的。从古至今,服务的基本原则是相通的,谁掌握顾客的心,谁就能成为市场上的赢家。海尔也正因为用心经营“真诚到永远”的独特文化,不断开拓了属于
分析型GIS的发展对GIS开发模式的统一性和算法的通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几何代数(GA)的GIS多维统一计算模型(GA-MUC)为进行复杂GIS空间分析提供了解决思路。该文提出了基
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自然科学问题日益生发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争端问题。这是关乎孟山都命运的赌博,要么富甲天下,要么满盘皆输
水轮机控制系统参数的准确直接影响到水轮机调节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鉴于传统的矩阵束算法在有噪声的情况下系统参数辨识效果不理想,提出了基于改进矩阵束算法
本文利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 model)检验中国市场中应计盈余管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修正作用。根据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方向,修正关系可细分为补充式和纠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