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驱动的原子核形状相变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1(InteractingBosonModel,IBM)框架下,利用相干态理论和角动量投影方法,推导了不同角动量下偶偶原子核位能面随形变参数变化的函数关系,从而将IBM-1对原子核形状相变的研究拓展到了激发态区域。本文主要对IBM-1中轴对称情况下具有U(5)、SU(3)对称性以及两种对称性之间过渡区的原子核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角动量投影对原有的原子核基态形状相变的理解影响较大,甚至决定了是否有形状相变发生,对于有确定角动量的激发态的研究表明,可能存在由角动量驱动的原子核形状相变。 对于U(5)对称性极限的研究表明,在适当选取相互作用强度参数的条件之下,在单个原子核的基态带中可以发生由角动量驱动的从球形到长椭球形的一级形状相变。对102Ru的Yrast带应用一个唯象模型的分析表明,可能存在由d玻色子数突变引起的原子核形状相变,对应的集体运动状态有从振动到转动的相变。并且说明这种形状相变的机制可能是转动增强逐渐抑止振动发生,最终成为纯转动状态。通过分析现有的实验数据,发现112Cd、114Cd、114Te、142Sm、188Hg也是具有这种相变的实际原子核。 对于SU(3)对称性极限下原子核的基态带、β带、γ带的研究表明,在没有角动量投影时,不同的原子核基态之间可以有球形到长椭球形的一级相变以及这两种形状的共存,β带能量最低态之间有从球形到长椭球形的连续变化,并且还有从较小形变的长椭球形到较大形变的长椭球形的过渡,而γ带能量最低态之间则有从球形到扁椭球形的连续变化,还有从扁椭球形到长椭球形的一级相变,而在角动量投影之后,具有确定角动量的这些态仅具有经典极限对应的形状和相应的形变参数,不再有相变发生,从而充分说明角动量投影的必要性。对于基态带、β带、γ带中各激发态形状的研究表明,角动量对于基态带和γ带中各态的形状影响较小,不改变原子核的稳定形状,而对于β带则可能引起一个较大形变和较小形变长椭球形之间的突变。 对于U(5)对称性与SU(3)对称性之间过渡区原子核基态形状相结构及相变的研究表明,随着控制参量的变化(对应同位素链或者同中子素链中不同的原子核),原子核基态形状存在长椭球和扁椭球共存的区域,如果将形状共存看作是一个形状相,那么在过渡区存在一个形状共存相到长椭球形相的相变。在不考虑具有U(5)对称性的两体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对于角动量驱动的U(5)对称性到SU(3)对称性之间过渡区的原子核的形状相结构,作者给出了由形变参数和角动量表示的相图,并说明,对于U(5)极限下的原子核,角动量不改变其稳定形状,原子核始终保持为球形,从而没有转动自由度,只有振动自由度,因而是很好的简谐振子。对于SU(3)极限下的原子核,角动量同样不改变其稳定形状,原子核始终保持为长椭球形,这说明SU(3)极限下的原子核比较坚硬,难以改变形状,因而没有振动自由度,只有转动自由度,从而是一个比较好的轴对称刚性转子。而对于过渡区原子核,角动量则会引起稳定形状的变化,对于基态时有长、扁椭球形状共存的原子核,角动量会破坏这种共存状态,使得原子核的稳定形状破缺到只有长椭球形,而且随着角动量增大,长椭球形的形变越来越大,并有可能接近经典极限值。
其他文献
期刊
本论文介绍了作者在几种纳米线和纳米碳管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方面做的一些工作。利用热丝化学气相积法(HF-CVD),制备出了取向碳纳米管(CNTs)阵列、超细氮化稼纳米线(GaNNWs)及非
本论文工作用气相沉积法制备了MgO、ZnO、Bi2O3和GaN纳米结构并对其形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所制备的纳米结构包括多种形貌特征的一维纳米结构、由一维纳米结构组成的复杂结
本文在相对论平均场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同位旋相关的高阶修正项,研究了208Pb的基态性质,并外推描述了高密中子星物质的性质。在此模型下,文中采用PK1,NL3,S271和Z271有效相互作用具
层析成像是通过一系列二维图像来重构出物体的三维结构的成像技术。在投影层析成像领域中,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CT)通过在不同角度获得X射线透过率图像来实现
过渡金属氧化物(TMO)体相的电子态的异质性(非均匀性)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但其纳米体系表现出均匀性,这些可通过纳米晶的表征来获得。低维镧系化合物是一类优良的稀土掺
  本文在多原子分子多模Franck-Condon计算方法以及Franck-Condon分析在瞬变负离子光电子能谱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本文解决了多模Franck-Condon因子计算
自从标准模型提出之后,对弱相互作用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感兴趣的重要研究课题.对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的D介子的遍举半轻子衰变特性的研究,不仅可以测量标准
纳米晶软磁材料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用非晶晶化法制备的纳米晶软磁材料,由于其小的晶粒尺寸和纳米晶粒之间的交换耦合,使合
  本文主要围绕不同几何形貌的铋纳米线有序阵列体系的合成与电输运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工作;同时采用化学气相生长方法合成了几种与硫化铋有关的一维纳米结构。  本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