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国际服务贸易在保持迅速发展的同时劳动力市场格局也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并且这两者一直保持动态相关关系。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的开放速度也明显加快,开放领域不仅涵盖原有的行业而且在金融、旅游等领域也降低了准入门槛。服务贸易的开放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已经成为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就是其中一个越来越引人注目的领域。为了研究服务贸易的开放对劳动力就业分配的影响,在理论与计量模型的基础上结合1997-2009年中国服务业部门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就服务贸易开放度对就业需求弹性的影响进行经验分析,并深入剖析服务贸易开放度对就业需求弹性影响的传导机制-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引入服务贸易开放度这一反映开放程度的变量,建立服务贸易开放度与劳动力就业需求弹性的计量模型。通过内生区域分组法将我国28个省市分为高、中、低三大服务贸易开放区。然后在对不同区域服务贸易开放度的就业弹性进行研究后发现:服务贸易出口开放度主要是通过替代效应影响我国各区域就业需求弹性。高服务贸易出口开放地区由于具有更加开放和竞争性的服务市场、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机制与劳动力流动性而使就业需求更富有弹性。为了衡量服务业不同行业的服务贸易开放度对就业需求弹性的差异,用财务指标法对我国服务业中比重最大的八个行业的服务贸易开放度进行了测量。计量结果显示,服务贸易开放度主要是通过替代效应影响我国服务业就业需求弹性。不同行业的就业需求弹性受到服务贸易开放度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高服务贸易开放行业的就业需求弹性比低服务贸易开放行业的大。服务贸易开放度对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在深化开放的进程中要关注和构建与服务贸易有关的就业保障和就业培训的必要性,从而增强出口对稳定就业的作用以及减少进口对劳动力市场的负面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