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Salmo salar)生长、体型、皮质醇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ians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远海工船养殖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大西洋鲑养殖模式,在养殖过程中,必定会受到船舶噪声的影响。为探讨养殖工船模式中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Salmo salar)生长、体型、皮质醇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质量(44.01±11.0)g的大西洋鲑,通过对船舶噪声原声的采集与分析,设置3个组,分别是噪声试验组[(120±5)d B、(150±5)d B]以及对照组开展试验。船舶噪声由笔记本电脑配合功放连接水下扬声器输出,对大西洋鲑进行每天24h连续噪声刺激,试验持续90天。测量与抽血采样周期分两个阶段进行,分别是前30天每10天采样一次,后60天每30天采样一次。分别测定大西洋鲑体质量、体长以及肥满度等生长指标,测量吻长、头长等体型指标,抽血检测机体血清中皮质醇激素(CORT)、碱性磷酸酶(AKP)、肌酸激酶(CK)及总胆红素(T-bill)含量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体质量变化方面,对照组、120d试验组、150d B试验组的大西洋鲑体质量日增长量基本持平,整体增长趋势保持一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大西洋鲑体质量增长差异不显著(P>0.05);在体长变化方面,在船舶噪声影响的整个试验周期里,对照组、120d B试验组、150d B试验组的大西洋鲑体长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在肝体比和肥满度变化方面,整个试验周期里,试验组大西洋鲑肝体比和肥满度先增加后逐渐减少,最后恢复正常水平;从长期的生长来看,大西洋鲑可以较快的适应船舶噪声影响;大西洋鲑吻长、眼径、体高、全长、尾长和尾鳍等体型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皮质醇含量在船舶噪声刺激10天后,血液中的皮质醇含量明显增加,在第30~90天时,150d B试验组皮质醇含量在逐步下降,两个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对照组皮质醇含量变化相对稳定,而150d B和120d B试验组皮质醇含量呈现波动变化趋势,但整体还是趋于先上升后逐渐下降的态势;在噪声刺激10天后,血液中的总胆红素含量明显增加,随实验的进行,其含量逐渐降低,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胆红素含量基本一致,恢复至正常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噪声刺激下,血液中的肌酸激酶活力明显增加,随实验的进行,其含量逐渐降低,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后恢复实验初期水平;在试验中,噪声刺激后,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含量先降低后逐渐升高,随试验的进行,其含量恢复正常水平;船舶噪声刺激的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液中的白蛋白、总蛋白、补体蛋白C3没有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一直保持在正常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从长期来看,大西洋鲑能够适应船舶噪声的养殖环境,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的皮质醇、总胆红素、肌酸激酶以及碱性磷酸酶的活力造成负面的影响有限。船舶噪声刺激的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液中的白蛋白、总蛋白、补体蛋白C3没有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得出结论,大西洋鲑在受到噪声影响的初始阶段,其存在一定的应激反应,会对大西洋鲑的生长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从噪声长期对大西洋鲑生长指标、体型指标及生化指标情况的变化来看,噪声对大西洋鲑的生长的负面影响有限,在养殖工船上开展大西洋鲑养殖具有可行性。
其他文献
关于中国古代是否存在行政法,学术界一直有较大争议。这些争议并没有基于一个共同的前提而展开,因此寻找一个正确的前提作为出发点是关键。本文从词源和历史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
为了解决在用电缆测井的时候,仪器在大斜度井或水平井无法依靠自身重力自由下达井底,文章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泵送接头,分析了测井仪器在大斜度井或水平井段的受力情况,计算了
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文明不断前进,古建筑的损坏也越发严重。为了让古建筑文化长久存世,充分体现古建筑的价值,就需要用长远与发展的眼光,做好古建筑的维修施工与开
壮族神话《布伯》作为典型的“洪水再生神话”,故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特征,反映壮族民间习俗的诸多方面。凿齿的习俗流传已久,在南方民族地区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
《列子》是中国古代反应道家思想的重要典籍之一,相传为先秦时期思想家列子所著。但是目前在学术界,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列子》成书于魏晋时期,并认为《列子》中的思想往往受
礼乐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礼”的教育重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开展“礼仪文化”教育需要仔细甄别,认真选择,讲究适度,兼容并蓄,加强训练,熏陶浸染,把中华优秀传统
选取太原市5个无公害蔬菜基地,采样化验分析温室土壤中重金属砷、汞、铅、镉、铬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各基地土壤重金属As,Hg,Pb,Cd,Cr含量不一,但均符合有关标准,未出现超标现象;0~20cm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品种来源 从大田种植的868中系选而成,原名临薯二号。特征特性 薯蔓长度中等、粗壮,叶深绿色、心脏形,基叶生长势强,田间不易旺长,生长整齐,抗
不断变化的氧化还原环境,使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具有了对污染物特别是氮及有机物的独特净化机理及良好的处理效果。对污水土地处理系统而言,氧化还原环境是影响甚至控制污水处理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