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由于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可应用于装甲钢。本文通过系列热处理工艺,对BR450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显微组织演变以及力学性能变化进行了研究,开展了静态力学性能试验、动态力学性能试验(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研究了试验钢的静态/动态力学性能,主要取得如下研究结果:试验钢在回火过程中,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冲击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马氏体内部位错逐渐减少,强度和硬度逐渐降低。在175℃~225℃回火,主要是去除应力,随着回火温度升高,内应力得到释放,形成细小弥散的ε碳化物,此时试验钢具有最佳的强韧性配合。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残余奥氏体和ε碳化物不断转化,生成渗碳体,在425℃回火时产生大量渗碳体,冲击韧性最低,产生回火脆性。利用霍普金森压杆试验,测试试验钢的动态力学性能,得到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应力-应变关系。采用Johnson-Cook本构模型,对试验钢在受冲击载荷时的状态进行描述,拟合出试验钢的本构方程,运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模拟软件ANSYS/LS-DYNA,对试验钢的抗弹性能进行了模拟,为试验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根据系列热处理试验及抗弹数值模拟结果,对试验钢的回火工艺进行了优化,选择920℃淬火+225℃回火时,试验钢具有良好的抗弹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