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小儿慢性咳嗽在临床中常见,虽主要症状仅表现为咳嗽,但病因却很复杂。西医治疗时,由于缺乏特异性且简单易行的实验室检查,小儿慢性咳嗽病因常难以明确,多使用镇咳药、化痰药、抗生素等非针对性治疗,咳嗽不易治愈,不利于患儿的身心健康,给家长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及经济压力,同时,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已有临床研究报道,长时间咳嗽不愈及药物的滥用使得儿童免疫力下降,易引起再发感染,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及生长发育。且近些年来由于空气污染加重、雾霾等原因,小儿慢性咳嗽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向。中医治疗本病,以辩证论治为原则,通过调理阴阳,标本兼治,以改善咳嗽及其他症状,具有明显的优势。导师在中医治疗小儿慢性咳嗽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此次临床试验研究提供了基础。研究目的:本课题以泻白散加减治疗痰热郁肺型小儿慢性咳嗽,与西医治疗组进行对比,对治疗前后各项症状、体征进行观察,探讨泻白散加减治疗本病的优势所在,并对其病因病机及理法方药进行分析,期望为中医药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疗效评定提供客观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取痰热郁肺型慢性咳嗽患儿50例,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20例,试验组予口服泻白散加减中药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孟鲁司特钠、丙卡特罗片治疗,治疗疗程均为7天,观察患儿治疗前后各项症状、体征,对其评分进行统计学比较,分别评价两组药物的疗效,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数据分析用SPSS17.0软件完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研究结果: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在咳嗽程度、咳痰此两项中,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睡眠、胃纳、情绪及大便情况此四项中,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2.试验组治疗前后比较,在咳嗽程度、咳痰、睡眠、胃纳、情绪及大便情况此六项中,均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3.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4.试验组30例患儿,临床治愈13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20例患儿,临床治愈2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疾病临床疗效,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的疾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结论:1.以泻白散加减治疗痰热郁肺型小儿慢性咳嗽疗效显著。2.泻白散加减治疗本病时,不仅在咳嗽、咳痰等主要症状疗效明显,而且在改善患儿饮食、大便、情绪及睡眠方面也具有显著疗效,在治疗咳嗽的同时,有助于患儿整体状况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3.试验组治疗在咳嗽症状改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更明显,在疾病临床疗效的比较时,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中医药治疗本病副作用小,价格优廉,疗效更显著、更全面,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