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动荷载作用下空洞缺陷对高铁隧道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s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速铁路隧道发展迅速,大量隧道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由于地质复杂、施工质量不高等问题,隧道中存在一定的质量缺陷。本文依托铜玉铁路实际工程,针对该线出现的拱顶部位存在空洞的情况,使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拱顶不同程度脱空时静力条件下隧道衬砌内力分布情况和列车荷载作用下衬砌的动力响应规律,并根据计算结果判断隧道衬砌安全性,最后根据数值计算结果预测含空洞缺陷隧道的长期运营寿命,分析了拱顶脱空时衬砌的破坏机理,给出了现场典型空洞缺陷的治理方案。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经过对铜玉铁路22座隧道的统计,发现空洞(响)、拱部和边墙的不密实分别占缺陷总数的2.88%、3.77%,空洞和不密实缺陷出现的主要位置为拱顶。空洞缺陷的数量虽然占总缺陷比例较低,但危害较大,空洞造成危害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主要表现为破坏衬砌-围岩支护形式,导致衬砌的开裂、剥落,诱发其他衬砌损害。(2)衬砌拱顶出现脱空改变了衬砌的受力状态,拱顶部位由无脱空时内侧受拉转变为外侧受拉,而且拉应力值较大,同时脱空部位衬砌向外挤出,不利于结构安全。空洞脱空角度变化显著影响衬砌结构安全;脱空长度变化时,处于不利的状态的截面会增多,影响结构的安全;脱空高度与脱空角度和脱空长度相比,对衬砌应力的影响较小。(3)列车激振力使隧道衬砌产生振动,衬砌振动响应的强度随着与振源的距离增加而减小,拱肩以下部位的动力响应较为明显;拱顶存在一定脱空时,不同车速条件下,拱顶位移、速度、加速度、动应力较无脱空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但增量不大;不同脱空角度对衬砌拱顶的动力响应影响较为显著,在脱空角度大于30°时,速度、加速度、动应力的增长幅度显著增大。当脱空角度为50°时,拱顶位移为0.385mm、速度为4.39mm/s,接近振动安全的容许值,需引起重视;不同脱空高度对衬砌拱顶的动力响应影响较小。(4)拱顶存在环向脱空30°时的脱空时,当列车行车速度为300km/h时,按日开行20对列车进行计算,衬砌拱顶的疲劳寿命不能满足100年的设计要求,为了提高高速铁路的运营寿命,应加强隧道监测和提高整治效果。衬砌背后空洞的出现并没有直接破坏衬砌,而是通过改变围岩和衬砌的接触状态,导致围岩变形、脱落,衬砌局部变形增大、应力集中,造成衬砌的裂损。在治理时应根据衬砌破坏机理和破坏形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整治。
其他文献
超材料作为一种由亚波长单元结构周期性排列组成的人工复合材料,拥有许多自然界中的材料无法达到的特殊电磁特性。同时,自从超材料吸波结构被提出以来便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对于其性能及应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金属结构的吸波器往往存在着吸收频带窄、复杂度高、难以调谐等缺点,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性能优异的非金属材料逐渐被用于超材料吸波结构的设计与制作中。本文分别在微波和太赫兹频段下对于非金属型的高性能超材料吸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之间长距离的人员交往和物资交流日益频繁,并且对交通工具的时效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磁浮列车具有速度快、安全性高、节能环保、机械噪声小等优点,成为近年来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磁浮列车在高速运行时,传统的接触供电方式会产生严重的摩擦发热,严重影响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的非接触供电方式——直线发电机成为高速超导磁浮列车的优先选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新基建”的排头兵,是支撑城市高效运转的主动脉,也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其牵引供电系统,而节能减排、提高智能化水平是牵引供电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能馈式牵引变电所代替传统的二极管整流牵引变电所,建立能馈式牵引供电系统的电气稳态模型,开发图形化的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仿真平台。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对牵引网、二极管整流机
单目标跟踪在智能监控、人机交互和无人驾驶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尽管单目标跟踪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是复杂背景、干扰目标和遮挡都会对跟踪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单目标跟踪算法在精确度、鲁棒性和实时性方面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由于基于孪生网络框架的单目标跟踪算法能够有效平衡跟踪的精确度和实时性。因此,本文主要对基于孪生网络的单目标视觉跟踪算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注意力机制可以提
深度学习让目标检测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由于深度网络特征提取下采样特性,图像细节信息会因卷积操作大量丢失,导致尺度小、信息少的目标无法精确检测。因此,设计一个有效的检测框架,提取图像中的小目标特征,解决目标漏检误检问题,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另外,数据集标注的人工成本高,尤其对于尺度较小的目标,标注时难以发现,易遗漏。为了减少模型训练对标注数据集的依赖,论文从半监督机制和主动学习两个角度出发,设计
虚拟编组(Virtual Coupling,VC)能够进一步缩短列车之间的运行间隔,提高铁路运力,它是列车运输组织方式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目前尚无能够支撑其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开发的完整理论体系。在VC方式下,面向VC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通信拓扑结构和控制主体分布,划分为集中式控制器和分布式控制器两种,当前的通信技术均能支撑这两种技术的实现。区别于分布式控制,集中式控制便于虚拟编组列车组(
近年来,电动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方向,随着交通系统中各种类型电动汽车比例显著增高及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交通系统与电力系统一体化趋势逐渐加快,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交通能源系统初见规模。由于交通能源系统中电动汽车是可供能量双向流通的载体之一,积极引导不同类型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灵活利用不同特性电动汽车的调度灵活性,可有效解决在风光消纳、电网及负荷随机变化等方面灵活性不足的问
随着无线通信应用范围的拓展,应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天线作为支撑无线通信的重要部件,也需要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其中有一类天线,需要贴附于载体表面来降低风阻,这一类天线称之为共形天线。现有的共形天线往往以贴片天线作为基本单元。其复杂的馈电网络既会增加设计难度,也会增大天线体积,不利于满足共形和小型化的要求。本文针对共形天线的发展需求,研究基于漏波天线的共形天线,为共形天线设计提供一类新的天线结构及相应
航空飞机的发动机投入使用后,需要定期拆卸进行维修与养护,由于发动机表面布满管路,拆卸时无法直接受力,必须在两侧加装辅助拆卸工位,采用人工肉眼对准的方法将拆卸工位与运输车上的拆卸架对准结合进行拆卸。这种人工拆卸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不高。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迅猛发展,基于视觉的目标检测被广泛应用。针对以上现状,本文以发动机拆卸工位为目标进行检测与定位算法的深入研究,提出并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的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促进了城市的演化,其研究是交通学科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发展不协调是导致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有必要建立交通与土地互动优化模型,为城市交通治理和公共资源配置等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经典二次分配问题为理论分析框架,对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优化开展研究。以城市活动空间位置分配、交通分布和交通流分配为主要决策变量,本文建立了城市交通与土地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