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纵隔肿瘤是胸外科的常见病,前纵隔是其好发部位,胸腺瘤为常见前纵隔肿瘤。手术治疗是胸腺瘤的常用和重要的治疗方法,胸腺瘤手术可分为传统开胸手术和微创经电视胸腔镜手术。传统手术常见切口可分为前正中纵劈胸骨切口、前外侧切口及创伤相对较小的横断胸骨小切口。但是不论前正中纵劈胸骨切口、前外侧切口,还是横断胸骨微创小切口,均破坏了胸壁的完整性、特别是骨性胸廓的完整性,手术切口大、创伤大,术后患者疼痛重。疼痛重不仅影响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造成术后卧床时间长,容易出现坠积性肺炎及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还不利于术后主动咳嗽、咳痰,进而影响肺膨胀,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等肺部并发症,不利于术后恢复。且纵劈胸骨及横断胸骨术后可能会出现胸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纵劈胸骨手术早期影响患者侧卧休息及可能出现畸形愈合,横断胸骨可能出现假关节。手术瘢痕及畸形愈合影响美观对患者心理产生不良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视胸腔镜设备、胸腔镜器械发展及电视胸腔镜手术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电视胸腔镜手术从肺部手术逐渐越来越多的运用于纵隔肿瘤的治疗,如胸腺瘤切除、心包囊肿切除、神经鞘瘤切除等。胸腺瘤电视胸腔镜手术各家医院采用的手术切口不尽相同:有经侧胸部三孔、两孔或单孔进行手术治疗,还有越来越流行、技术要求更高的经剑突下切口前纵隔肿瘤切除术被部分医院开展。因此手术切口迄今仍无一个统一标准。我院胸腺瘤微创手术采用单腔气管插管电视胸腔镜经侧胸三孔人工气胸下胸腺瘤切除,对比传统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留置胸管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多个优点。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在胸腺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探索出适合胸腺瘤切除的电视胸腔镜手术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入组标准的在2012年4月到2017年10月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胸外科经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及开胸手术胸腺瘤手术切除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组31例、手术切口均采用经侧胸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三切口,传统开胸组29例、手术切口均采用前正中纵劈胸骨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术后留置引流管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之间的差异,评估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在胸腺瘤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结果(1)手术结果两组中的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腺瘤、双侧胸腺完整切除和前纵隔脂肪清扫(肉眼下胸腺瘤、双侧胸腺及前纵隔脂肪完全切除),除一例因胸膜腔闭锁、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余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组手术未发生中转开胸情况,手术过程均较顺利。两组手术患者术中无大出血,无重要器官、组织、神经的损伤,术中、术后无死亡。(2)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开胸组和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组的手术平均时间分别为(150±43)分钟和(120±63)分钟,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开胸组,两样本经t检验,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t=3.026,P=0.047)。(3)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开胸组和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组两组患者出血量分别为(193±61)ml和(70±40)ml,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胸组,两样本经t检验,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t=13.143,P=0.039)。(4)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术后疼痛经给予一种止痛药物应用后疼痛程度在2-3分,2分、3分患者分别23例和8例。开胸术后患者经给予一种止痛药物疼痛程度在5-6分,5分、6分患者分别有15例和14例。两样本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差异(t=16.156,P=0.045)。(5)两组患者留置引流管的情况开胸组和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组患者留置引流管的平均天数(4.6±1.3)天和(3.4±1.1)天,胸腔镜人工气胸组留置引流管的天数明显少于开胸组,两样本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差异(t=6.821,P=0.041)。(6)两组患者从术后到出院的时间两组患者从术后到出院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2.2±2.4)天和(8.2±2.70)天,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胸组,两样本经t检验,异具有统计学差异(t=8.555,P=0.043)。结论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胸腺瘤切除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术后留置引流管天数少、恢复快、安全性好、治疗效果显著等诸多优势。其临床可行性及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