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古代文献小儿惊风理论的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joinroot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为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医临床各科诊疗理论框架结构研究”子课题“中医妇科、儿科、骨伤科诊疗理论框架结构研究”(2013CB532004-2)研究内容的一部分。目前学术界关于小儿惊风的认识,或立足于某个医家思想层面,或立足于证治层面,或立足于护理方面,尚无从因、机、证、治全方位论述小儿惊风诊疗理论的研究。一些医家和学者不了解隋唐之前小儿痫指小儿惊风的历史,也不清楚宋金元时期小儿痫与小儿急惊风、小儿慢惊风、小儿慢脾风并列存在,小儿痫即可指小儿惊风又可指小儿癫痫的历史,致使众多的研究将小儿痫误作癫痫来论述。因而有必要明晰小儿惊风的概念,梳理其病因、病机、证候、治则治法的构成和演变,构建小儿惊风诊疗理论的框架。小儿惊风作为儿科常见且危重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变化迅速,是危害我国儿童的重要疾病之一。本文以历代包含小儿惊风内容的儿科专著或方书、综合性医书80余本为入选书目,通过文献学、术语学、诠释学及理论研究的方法,探究不同历史时期小儿惊风的诊疗理论。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小儿惊风病名研究。从时间维度探讨小儿惊风病名演变,梳理出小儿惊风相关病名42个,其中正名31个,异名11个,辨析了不同时代病名的特点,明确了病名的含义。第二部分为小儿惊风诊疗理论研究。包含小儿痫病诊疗理论和小儿“惊风”诊疗理论两方面,主要探讨小儿痫病、小儿急惊风、小儿慢惊风、小儿慢脾风诊疗理论的发展概况、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及治则治法。第三部分为小儿惊风诊疗理论框架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医书,深入发掘其中包含的既有理论框架,同时结合前文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研究内容,最终搭建中医文献小儿惊风诊疗理论框架。研究结果如下:1.小儿惊风病名由“痫”演变为“惊风”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小儿惊风称作“痫”,因病因不同有“风痫”“惊痫”“食痫”和“热气惊痫”等不同名称。《幼幼新书》载宋之前医书《玉诀》中最早出现了“小儿惊风”的病名,并且出现了“急慢惊风”和“慢脾风”之名。“小儿急惊风”和“小儿慢惊”之名,则最早见于《幼幼新书》所载宋之前医书《石壁经》中。《太平圣惠方》虽然也有“慢惊风”的称谓,实为急惊风迟缓型的称谓。《小儿药证直诀》首次明确将小儿惊风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又将小儿惊风分为“急惊”“慢惊”和“慢脾风”。至此宋金元时期“风痫”“惊痫”“食痫”和“热痫”等名称遂与小儿“急惊风”和“慢惊风”并存,一同表示小儿惊风之病。到了明代,小儿“惊风”的名称才逐渐取代小儿痫病,取得主导地位,“痫”也逐渐由小儿惊风之义转指癫痫,但是直至明清仍有部分书籍沿用隋唐时期的称谓,阐述其因机证治。另外,唐宋时期“痫”也偶指癫痫,“惊痫”“风痫”“食痫”等也偶指癫痫,自明代《医学纲目》始,小儿痫几乎代表小儿癫痫病,小儿惊风与小儿痫病名称明确区分。2.小儿惊风主要有外感风寒热邪、惊恐所伤、饮食失宜、吐泻等病因关于小儿惊风的病因,历代医家从外感和内伤两方面论述。外感病因,主要与感受风邪、寒邪、热邪、暑邪相关。小儿痫因外感风邪、外感寒邪、外感热邪、外感风热之邪所致,小儿急惊风因感受风邪、感受风寒之邪、感受暑热之气、感冒风寒温湿之气引起,小儿慢惊风因外感风寒、感受暑气伤脾胃而发。内伤病因,主要归结为惊恐所伤、饮食失宜、失治误治、吐泻等。小儿痫主要因于惊恐所伤、乳食不节、吐痢不止、斑疹病后,小儿急惊风因于暴受惊恐、乳食失宜、慢惊过用热药、素内有宿疾,小儿慢惊风病因主要为禀赋虚弱、大病之后、药饵损伤脾胃急惊转为慢惊、惊扑、虫积冲心,小儿慢脾风病因主要有吐泻、失治误治、慢惊传变。3.小儿惊风病机主要由痰、热、惊、风发为急惊风,脾虚生风发为慢惊风和慢脾风小儿痫病的病机包含内热壅盛、痰热发痫、肝风心火相搏、气虚生惊变痫;热极生风为小儿急惊风的主要病机,小儿急惊风亦可由郁极生热、热盛生火、火盛生痰,痰火相搏而动风生惊所致。可见小儿急惊风病机与小儿痫几乎一致,均为痰、热、惊、风四个方面。小儿慢惊风的病机主要包括脾阳虚生风、脾肾阳虚生风、元气不足生风动惊、阴虚风动、血虚生风和土虚木乘,小儿慢脾风病机主要有脾气虚极、肝盛脾衰金弱、元气虚极、纯阴之症。小儿慢惊风若某些原因致使脾肾阳虚加剧,则发展为小儿慢脾风。4.小儿急惊风为阳、实、热证,慢惊风和慢脾风为阴、虚、寒证关于小儿痫病,明确区分小儿发痫前的症候与发痫证候。发痫前,以连续不断的壮热、或摇头吐舌、或睡梦中惊醒抽动、重复咬牙等症状为主;已发痫者,分列小儿风痫、小儿惊痫、小儿食痫和小儿热痫4证论述证候。小儿急惊风,证型主要为热极惊风、肝木自旺、痰热惊风、惊恐惊风、肝经血虚火动生风及急惊不治症、急惊先兆。小儿慢惊风证型主要为脾虚生风、木侮土证、外感风寒内伤乳食、元气不足、脾损阴消及慢惊危急。小儿慢脾风有脾虚生风、元气虚极、脾虚痰滞、脾胃虚涎内扰心神、肝克脾肺等证型。从证型的汇总可知小儿痫、小儿急惊风为阳、实、热证,小儿慢惊风、小儿慢脾风为阴、虚、寒证。5.小儿惊风的治则治法为“急惊合凉泻”,慢惊宜温补小儿痫病的治则治法包含未发痫和已发痫两种情况,未发痫采用截痫法,已发痫则按小儿痫、小儿惊痫、小儿风痫、小儿食痫、小儿热痫分别治之。小儿痫采用补养安和、洗浴法、膏摩法、针刺、灸法,小儿惊痫采用利惊定痫、除热息风、安神去热、拭体法,小儿风痫采用散风定痫、吐痰法、灸法、浴法,小儿食痫采用下法、灸法,小儿热痫用清热法。治疗小儿急惊风,采用急则治标、“急惊合凉泻”的总则,以下法、清热、祛痰、截风定搐为主要治法。其所言下法、清热法、截风定搐、祛痰这些治法与小儿痫所论基本一致。小儿慢惊风与小儿慢脾风治则治法主要为温补脾肾。小儿慢惊风治疗时,以“慢惊急治之”“温补”为总则,采用温补脾胃、补脾回阳、温补脾肾等治法,或温补脾气佐以安心制肝,或补脾养血佐以安心清肺制肝;小儿慢脾风,治以健脾回阳。6.小儿惊风诊疗理论框架隋唐时期,《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用小儿痫指代小儿惊风,分为惊痫、食痫、风痫,初步形成小儿惊风理论框架的雏形。宋金元《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幼幼新书》《活幼心书》分类详述小儿急惊风、小儿慢惊风、小儿慢脾风的因、机、证、治,结构完整,构成小儿惊风既有理论框架。明清时期,《幼科证治准绳》《保婴撮要》《医述》等著作汇集前贤之言论,继承并不断丰富小儿惊风诊疗理论内容。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婴儿病间”“小儿风痫”“小儿急惊风”“小儿慢惊风”“小儿慢脾风”等代表“小儿惊风”病的42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建立了中医儿科“小儿惊风”诊疗理论的概念体系;基本明确“小儿惊风”的源流演变及学术沿革,自明代《医学纲目》开始“小儿痫”代表“小儿癫痫”病,“小儿惊风”与“小儿癫痫”病名明确区分,纠正了人们见“痫”即误作癫痫的错误认识。随着时代的进步,营养水平的改善,小儿慢惊风的发病率虽逐渐降低,但是由于小儿脾胃虚弱,饮食不节使得小儿慢惊风时有发生,小儿惊风仍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通过本研究,完善了小儿惊风的诊疗体系,对于小儿惊风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旅游新闻最直接和最显著的作用,旅游新闻的作用不容小觑。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新闻越来越关注。在学术方面,美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
针对一类新型分布式独特码结构的TDMA信号,本文提出了基于这种新型结构下的独特码辅助的突发检测和频率估计算法,算法主要通过采用延时共轭相乘的方式,消除了频偏对检测性能
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是一个相互依存、互动发展的过程。专业的发展目标、人才培养、建设方向都要紧紧依托区域产业的特点与人才需求,这样既能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用糖化白蛋白(GA)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前2—3周血糖的平均水平。探索在发生AMI前是否已经存在糖代谢的异常。方法:选择无糖尿病AMI患者(AMI组)与无冠心病和糖尿病者作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我国对清洁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力度不断加大,为缓解能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做出了良好的贡献。水电资源便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清洁型能源,近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煤矿生产大国,煤矿采煤技术相对成熟,但是近年来,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频发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不得不引起企业的深思,因此,加强煤矿采煤技
目的探究重症患者接受呼吸机双管路加热方式机械通气对其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广饶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机械通气患者300例(时间为2012年8月至2019年3月),作为此
目的:应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分析槲蕨Drynaria roosii Nakaike产地适宜性,为槲蕨的科学区划及种植提供依据。方法:以槲蕨代表性的分布地区为分析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