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动态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259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负载动态变化的监控网络,将有效地提高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水平。不同与传统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技术要面对更多的问题,尤其是节点能量受限问题。因此,尽可能提高系统能效性和降低通信延时是这类监控系统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煤矿综合监控系统属于典型的负载动态变化的监控网络,本文通过对煤矿监控系统的整体分析,建立了一个普遍适用于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的分层模型,为这类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这类负载动态变化的监控系统的MAC协议——ASMAC(AdaptiveSensorMAC)。ASMAC是以SMAC协议为蓝底并提出两种新的改进机制:(1)SMAC协议中使用的退避机制采取的是固定的CW(竞争窗口),这使得SMAC难以适应负载变化的网络。在实际的监控应用中,网络负载是实时变化的。当网络负载变大时,SMAC中固定的CW就不满足网络要求,不能很好的解决网络冲突,导致延时显著增加、吞吐率下降。ASMAC使用一种新的基于发送失败次数的自适应慢速退避算法,节点能根据发送失败的次数动态的调整CW的大小,使其能有效的解决由于网络负载增加而导致的冲突,降低了网络延时,提高了网络吞吐率。(2)SMAC协议中使用周期性侦听休眠机制使节点尽量处于低功耗的休眠状态,从而降低能耗。但它采用的是10%的固定占空比机制,当节点负载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发送节点经常要等待接收节点从休眠中醒来然后再进行数据传输,导致网络的延时显著增加,吞吐率下降。而如果改为采用较大的固定占空比,在轻负载情况下又存在过多空闲侦听。ASMAC使用一种新的自适应古空比调整机制,节点通过判断单位时间段内负载情况,动态调整占空比,从而有效的降低网络延时,增加网络吞吐率。本文在最后通过NS2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与原始SMAC相比较,ASMAC能较好地适应负载的动态变化,在保证能效性的前提下在实时性和吞吐率两方面的性能都有显著提高。
其他文献
目前,说话人识别在纯净语音的环境下识别率相当高,但在噪声条件下识别性能急剧下降。现在,人们提出了多种方法去提高说话人识别的性能,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训练环境与测试环
多址技术一直是个人通信领域,尤其是基于蜂窝架构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较为常见的多址技术有时分多址、频分多址、以及码分多址。这三类多址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
移动Agent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它具有传统分布式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然而移动Agent系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移动Agent技术走向实际应用的巨大
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的新成员—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ess,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因其大范围覆盖、高速数据接入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正交
无线通信网络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无线新业务的多样化增长和用户需求的日益增加。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
随着Kinect设备的出现,基于RGB-D图像的研究迅速成为现今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RGB-D图像采用二维的图像信息表示三维的场景信息,在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之间起到重要
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有线接入,而转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均可接入网络,因此无线网络的发展尤为重要。面对激增的无线业务需求及
结合OFDM和跳频(FH)技术的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MB-OFDM)系统是未来短距离移动通信系统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超宽带(UWB)系统候选方案。本文主要针对MB-OFDM系统抗窄带干扰和抗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系统作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优选技术之一,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在不增加系统带宽和天线发射总功率的情况下,明显地改进频谱
本文对基于OFDM无线通信系统的射频技术进行了较全面地研究分析与硬件实现,重点分析了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的原理和应用,并进行了相关电路设计。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实现本系统的正交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