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带中段肥东地块变质属性及年代学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肥东地块是郯庐断裂带中段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变质地块,是断裂带左行平移对比的标志性岩石单元,其变质属性和构造归属的精确标定对探究郯庐断裂的形成与演化极为关键。然而,直至目前对于该地块的区域性的变质岩石学研究极为匮乏,制约了人们对于该断裂带的深入理解。为此,本次研究对对肥东地块展开了详细的、系统性的野外地质调查、区域变质岩石学、岩相学、热力学和年代学的分析。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进行:(1)肥东地块的区域变质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2)源于华北物质——石榴黑云母片岩和磁铁石榴角闪岩,以及侏罗纪变形花岗岩的发现。(1)对肥东地块的研究显示,该地块自西向东主要由单元-I、II和III构成,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和角闪斜长片麻岩,期间夹有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的P-T条件评价显示,肥东地块的变质峰期温压范围为610~690℃、0.61~0.81GPa,平均P-T条件分别为656±25℃、0.71±0.06GPa,变质峰期属于角闪岩相。斜长角闪岩样品锆石U-Pb定年则显示肥东地块的原岩形成年龄为809.2±6.7Ma,由此表明肥东地块主体属于杨子板块。结合前人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及相关年龄数据,推测肥东地块与宿松群变质杂岩应为相当层,他们目前的P-T差异可能是由于郯庐断裂的同俯冲平移错断所致。(2)本次初步研究发现,在单元III中发育有少量的石榴黑云母片岩和磁铁石榴角闪岩透镜体,以及变形花岗岩侵入体。研究表明石榴黑云母片岩和磁铁石榴角闪岩主要以构造透镜体的形式产出,该类岩石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质,具轻微快速等压降温特征。锆石U-Pb定年和拉曼光谱分析研究显示,它们的变质年龄分别为2496±49Ma和2406±28Ma,与华北板块~2.5Ga的变质事件较为符合,暗示该岩石可能源自华北板块,推测其可能因郯庐断裂的左旋走滑作用被构造并置与扬子板块中。而变形花岗岩的锆石U-Pb定年研究显示,该岩体形成于中侏罗纪,年龄为167.2±4.6Ma,在扬子地块(安徽境内)出露极少。因研究程度所限,其成因机制的详细分析尚缺乏充足的证据,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确定。
其他文献
地下连续墙作为深基坑的一种支护结构,其受力形式与普通的钢板桩、灌注桩等挡土结构有很多相同之处。但由于地下连续墙嵌土深及刚度大,且工况也比较多,所以在设计计算时又有着一
从结构设计阶段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属于硬补偿方法,是其他软补偿方法有效实施的基础,如何有效地分配刚度是在主轴设计阶段提高机床精度的关键。本文以某立式加工中心的主轴为对
随着汽车安全性能及舒适性能的不断提高,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汽车上已经广泛采用。如何检测并评价助力转向系统的性能,包括助力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助力的大小、方向以及时刻
分布于华北地台南缘霍邱—固始交界安阳山地区的八公山群,由一套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地层厚度大于1034.9m,自下而上可分为四段:第一段为灰色—深灰色厚层灰岩夹灰黄色页岩,厚248
地下隧洞是一种复杂的工程,其围岩处于极其复杂的地质环境中,这使得围岩稳定性分析成为地下工程中十分重要的地质力学问题。工程中地下洞室的尺寸不断增加,对围岩稳定性的要求也
伴随着工业科技的飞速发展的,自动化生产线已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现场,而码垛技术作为物流自动化领域的新兴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相较于人工码垛,码垛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