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氟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uanhu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烯酸酯乳液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应用广泛。但其自身耐水性、耐高低温等性能不太理想,由此,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乳液的改性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本文着重介绍了有机氟、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对有机氟、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原理、改性单体、合成方法、应用做了详细阐述,对乳化剂、引发剂的选择与用量作了简要讨论,对氟硅同时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思路作了归纳总结。 以氟醇(RfCH2CH2OH)和乙烯基硅氧烷(A-151)为原料合成氟硅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间歇乳液聚合法将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进行乳液共聚,制备含氟硅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与实验小组之前使用相同单体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得的氟硅丙烯酸酯乳液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氟硅单体含量的增加,两种方法制得乳液的最终转化率和离心稳定性均下降,但间歇法制得的乳液转化率更高,稳定性更好;共聚物乳胶膜对水的接触角均增大,但核壳法制得乳液的防水性更好,当氟硅单体含量为15%时,核壳法制得乳液的乳胶膜对水的接触角达110°以上。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基本单体,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1,3,5,7-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4v)、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为功能性单体,KPS为引发剂,[m(SDS)/m(OP-10)=1/2]为乳化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有机氟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利用FTIR分析了共聚物的结构,TEM观察了种子乳液、最终乳液的乳胶粒子形态,测定了单体的转化率,研究了乳液的离心稳定性、贮存稳定性、稀释稳定性、耐寒/耐热稳定性、测定了乳胶膜对水的接触角和共聚物的热失重曲线。结果表明:共聚物中含有氟硅成分,乳液的乳胶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乳液的贮存稳定性良好,稀释稳定性、耐寒/耐热稳定性优异。随着有机氟、有机硅改性单体含量的不断增加: ①聚合反应中单体的转化率不断下降; ②离心沉降率随之增加,聚合物乳液的离心稳定性逐渐降低; ③乳胶膜对水的接触角不断增大,聚合物的耐水性逐渐增强,硅含量在10%~15%、氟含量在20%~30%时,乳胶膜对水的接触角均达到100°以上; ④聚合物的热分解温度升高,热稳定性得到提高,且随改性单体含量的增加,热稳定性呈上升趋势。
其他文献
目前,纳米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是二维石墨烯材料。由于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气性能、电化学性能、光学性能、结构特性和机械性能,在环境监测、药物检测、食品分析和生物
针对SPOT多光谱信息缺少蓝色波段而无法得到真彩色影像,很多学者和技术人员开展了SPOT多光谱数据模拟真彩色研究。本文在对传统方法进行试验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直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如何有效改善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医疗条件差距较大的现状?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中国边远山区的一个病患在家门口能否享受到北大协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适用年级]rn高年级软笔书法指导课.rn[设计理念]rn中国的汉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后汉大书法家蔡邕曾云:“凡欲结构字体,皆须象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
上世纪80年代末,纳米材料研究迅速崛起成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纳米科学)。纳米材料是由1100 nm的微粒构成的材料。由于其尺度处于原子簇和宏观物体的交接区域,因而具有表面效应
在东亚等高情境文化区域中我国电视剧往往能受到欢迎和追捧,相比而言在以欧美国家为主要地区的低情境文化区域,国产电视剧的输出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甄嬛传》走向美国,存在
为了高值化利用木麻黄废弃物中的活性物质,本文研究了木麻黄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阻垢性能及自由基消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H值为7时木麻黄提取液的胶体滴定值与单宁质量的线性关系良好,胶体滴定法可用于木麻黄废弃物单宁含量的快速测定。木麻黄不同部位的单宁含量差别大,树皮中单宁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加。凝胶渗透色谱-激光散射联用仪测定提取物的结果显示提取液的组成对木麻黄提取物的得率和组
FTO基因在下丘脑、骨骼肌及脂肪等人体组织中高度表达,能够抑制新陈代谢,降低能量消耗效率,从而导致肥胖。FTO基因会编码一种叫做酮戊二酸依赖的核酸去甲基化酶的蛋白质,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