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电解法处理实际晚期垃圾渗滤液废水的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ufs6756du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期垃圾渗滤液是在垃圾填埋5~10年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并还含有高浓度的氨氮污染物,及一定量的重金属,对环境有很大的危害。然而由于晚期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差,其中所含的有机物污染物大部分为难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以及因为高浓度氨氮和重金属的毒性,采用传统的生物处理法很难有效处理,给后面联用的膜处理工艺带来了很大的处理压力。本研究以实际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晚期垃圾渗滤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凝+电解联合处理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选用聚硅酸铝铁作为混凝剂,将其投加到渗滤液中进行混凝处理,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聚硅酸铝铁最佳投加量;随后将晚期垃圾渗滤液经混凝处理后的出水应用Sn O2电极进行电解处理,进一步去除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污染物,并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电解工况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影响CODCr去除的显著性因素。最后,采用GC-MS和三维荧光光谱法对试验水质进行了分析。试验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聚硅酸铝铁作为混凝剂对晚期垃圾渗滤液进行了预处理试验。当聚硅酸铝铁的投加量为5.1 g/L,投加时的初始p H值为6,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2 mg/L时CODCr,TOC,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52%,62%,42%。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混凝时的影响因素大小分别为聚硅酸铝铁投加量>垃圾渗滤液初始p H值>聚丙烯酰胺投加量。2.采用Sn O2电极对混凝处理过后的垃圾渗滤液出水进行电解处理。从综合的污染物去除性能考虑,当电解时的电流密度为180 m A/cm2,初始p H值为7,极板间距为1 cm时,经电解处理4h后的CODCr去除率为89.3%,对应的原垃圾渗滤液的总体CODCr去除率为95.4%,出水CODCr仅为160 mg/L,而渗滤液中的氨氮则在3h内已经被完全去除,对应的TOC和UV254分别为60%和73%。以电流密度,初始p H值,极板间距,反应时间作为控制因素,将CODCr作为响应变量,使用响应曲面分析法进行试验分析,所得的试验拟合结果较好。3.GC-MS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组合处理工艺处理后,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得到了很好的去除,其中原来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质得以降解为易降解的有机小分子物质,三维荧光光谱的结果表明,渗滤液中的荧光类污染物在混凝-电解处理过后含量极大地减少,腐殖酸类和富里酸类物质基本上被得以完全去除。对处理过程中氨氮污染物组成进行分析可得知,由于在电解过程中有强氧化性的活性氯(HCl O/Cl O-)生成,渗滤液中大部分的氨氮被其转化生成了氮气,其中小部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态氮残留在渗滤液中。本研究通过混凝-电解进行了实际老龄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研究,旨在得出最佳的试验工况及最佳的污染去除效果,为实际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选用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生态问题是当今人类所共同面临和关注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社会问题,无论西方还是东方的政府组织和专家学者,无不对地球环境生态的日益恶化作出了强烈反映,表现在政治层面,就是生态
2007年,凤凰集团六项主要经济指标和出版能力及出版能力的成长性位列全国出版集团首位,在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奖中正式奖获奖数名列第一。因此笔者特别约请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谭跃就出版集团转企改制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谭跃衣着朴素,言行儒雅,平易近人,他对出版集团转企改制的看法独到精辟。    一、如何形成市场主体    文心:在新闻出版总署召开的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上,总署党组书记、署长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