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制度,它不仅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了解民意的一种制度化形式,还是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的制度性方式,同时还扮演着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的重要角色。信访制度的功能承载了该制度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然而,信访制度建立至今50余年,其功能虽几经演变,却未能稳定发挥,目前已出现了严重的扭曲与错位,使其陷入制度困境,走到了制度变迁的关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信访制度功能的实现,信访制度功能的定位及发展方向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运行状况以及服务性政府其工作职责的有效发挥。因此对我国信访制度功能的探究十分必要,势在必行。
本文通过对信访及信访制度涵义的介绍,对其历史的回顾及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意义的分析,试图给予研究对象一个清晰的说明,有助于比较视野中对于该问题的深入认知和把握。在此基础之上,笔者以功能变迁为视角对信访实践重新划分,反映出各阶段信访制度功能状态。几经演变,信访功能未能稳定发挥,其实然功能充斥着各类问题,对于信访制度功能在现实当中的反映本文主要以河南省某市信访功能状态实地调查数据为支撑,发现和分析现行信访功能的发挥状况及其产生原因。
通过对调查中凸显问题的分析,笔者在论文的最后提出,信访制度应然功能的实现,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切实完善我国信访制度,深化改革其它救济制度,稳步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积极培育成熟信访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