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改性偏高岭土地聚合物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

来源 :武汉轻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hczwh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聚合物是一种具有节能减排且已被普遍接受的新型绿色胶凝材料。本文以偏高岭土和水泥为原始胶凝材料,碱激发剂激发,通过试验及分析确定力学强度符合国家规范的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试样,再将两种不同种类的有机硅(KH-550、KH-560)作为外加剂以不同掺量(占胶凝材料的1%、2%、3%、4%)外掺的方式与地聚合物结合制备改性偏高岭土地聚合物试样,以期揭示两者作用机理,同时初步制备具有一定自防水能力的地聚合物材料。采用包括:力学性能,流动度,稠度,毛细孔吸水率,毛细孔隙率,耐水性,失水量与保水率,浸润程度,水化程度以及接触角实验进行宏观表征,同时进行抗硫酸盐腐蚀性实验和冻融循环实验作耐久性测试。最后借助微观表征包括:SEM、FTIR、XRD和BET初步揭示有机硅对地聚合物体系产生性能影响的反应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所示:(1)结合前人研究及设计试验制备了力学强度符合国家规范的偏高岭土地聚合物作为对照组,以不同种类和不同掺量的有机硅外掺制备改性偏高岭土地聚合物试样,测试其基本工作性能包括:3d、7d以及28d的力学强度、流动度、稠度和毛细孔隙率进行分析。实验表明:在相同的有机硅掺量下,掺入KH-560改性试样比掺入KH-550改性制备的地聚合物试样性能好。掺入同一种有机硅不同掺量改性实验中,随着掺量从1 wt%增至4 wt%,试样的力学性能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且掺入过多有机硅的改性试样强度较对照组试样低。流动度与稠度随着掺入有机硅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毛细孔隙率测试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有机硅改性时,改性试样的毛细孔隙率明显下降,但随着有机硅掺量增加,改性试样毛细孔隙率增大。(2)采用毛细孔吸水率实验、耐水性实验、失水量和保水率实验、浸润度以及接触角实验来探究有机硅对地聚合物体系防水性能的影响。毛细孔吸水率测试结果表明,掺入两种有机硅对地聚合物体系的吸水性均有明显抑制效果。对于掺入同一种有机硅情况下,随着掺量增加,改性试样吸水率增大,但总体吸水率均小于未掺入有机硅改性的对照组地聚合物试样。当采用KH-550改性时(A),吸水率在稳定阶段的变化规律为:1 wt%A<2 wt%A≈3 wt%A<4 wt%A<对照组;采用KH-560改性时(B),吸水率在稳定阶段的变化规律为:1 wt%B<2 wt%B<3 wt%B<4 wt%B<对照组。耐水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有机硅掺量为1 wt%时改性地聚合物耐水性最佳,过量会导致耐水性变差。失水量与保水率测试结果与耐水性相对应。浸润度与接触角实验表明,掺入少量有机硅提高改性地聚合物试样疏水能力,过量则降低疏水能力。造成地聚合物自防水现象主要与有机硅自身憎水和反应形成的氧桥作用有关,同时适量的有机硅降低了内部孔隙结构。(3)研究了改性及对照组偏高岭土地聚合物试样包括硫酸盐干湿循环试验以及冻融循环试验来探究体系耐久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有机硅对偏高岭土地聚合物的耐久性显著提高。硫酸盐干湿循环试验中,对于同一种有机硅来说,随着掺量的增加,形成的改性地聚合物试样在28d和56d的质量损失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耐腐蚀系数则相反。对于不同种类的有机硅来说,相同掺量下,掺入KH-560改性对地聚合物体系耐久性比掺入KH-550对地聚合物体系耐久性好。适量的有机硅提高了地聚合物试样的密实度,这与掺入有机硅对地聚合物反应的早期水化反应增强有一定关系,掺入过量有机硅则会导致球形胶束效应,从而降低改性试样性能。冻融循环试验证实了适量掺量的有机硅能提高试样抗冻性,过量呈碱性的有机硅由于―碱过量‖使得地聚合物结构受损而产生影响。另外,冻融循环试验对地聚合物体系的受损程度较硫酸盐干湿循环对地聚合物体系的受损程度整体要大。(4)结合水化程度、SEM、FTIR、XRD和BET进行微观表征,从而揭示有机硅对偏高岭土地聚合物体系的机理分析。水化程度实验结果表明:适量有机硅能促进地聚合物早期水化反应从而形成的改性试样结构更加密实。随着有机硅掺量的增多,反应颗粒表面被有机硅包裹阻止其水化发生从而降低其性能。SEM实验证实了少量有机硅形成的地聚合物结构密实,过量时有机硅包裹在试样颗粒表面,还有少量穿插其中,导致反应不完全,形成的结构不密实。FTIR及XRD实验表明:无论掺入哪种类型的有机硅以及有机硅掺量多少,形成的改性地聚合物试样的晶状结构不发生明显改变,少量有机硅掺量促进地聚合物体系的早期水化程度从而提高试样性能。BET用于N2吸附脱附变化曲线、BJH吸附孔径分布和BJH脱附孔径测试,同时对对照组和改性地聚合物净浆的BET比表面积、最大吸附量、总孔容、平均孔径及平均介孔孔径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掺入1 wt%-2 wt%有机硅改性时,改性地聚合物试样的最大吸附量降低,说明改性试样内部结构孔隙减少从而导致了气体吸附量降低。BJH吸附脱附曲线表明:掺入有机硅改性后试样孔直径略微增大,但适量的有机硅有效的减小了d V/dlog(D)值。同时根据孔容和介孔测试证实了宏观实验结论。
其他文献
<正>在世界范围内,英国是较早开始重视STEM教育的国家之一。早在2001年,受英国政府的委托,科学家Gareth Roberts着手起草报告《为了成功的科学工程技术:科学、技术、工程和技能人才供给》(SET for Success:The supply of people with 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kills),为英
期刊
从我国消防救援一线对水域救援服的实际功能需求出发,通过层压加工试制具有防水透气性能的复合织物,选取市售干式水域救援服用的典型外层面料及膜材料的复合面料,通过防水性、透湿性、力学性能等性能测试,对几种面料进行实用性能对比,研发综合性能优异的干式水域救援服用防水透气复合面料,并以其试制干式水域救援服样衣对其整体防水抗浸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试制的高强纤维织物/PTFE膜复合织物的综合性能最优,
期刊
以化学胶粘剂合成的植物纤维泡沫材料因其具备可降解、可再生等优点迅速成为取代发泡聚苯乙烯泡沫(EPS)材料的首选材料之一,但制备成本高,降解性弱等劣势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以菌丝为胶黏剂制备的菌丝基泡沫材料因其低成本、零污染而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制备的菌丝材料仍存在机械强度差、耐水性差等问题。为提高菌丝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疏水性,开发可替代EPS的包装材料,本文在菌丝材料的制备工艺上进行了优化及探索
学位
本文针对防水性衣物机洗脱水后含水率高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脱水转速、脱水时长、正反面脱水、间歇式多次脱水因素对最终含水率的影响,并给出防水性衣物的脱水改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防水性衣物脱水后的含水率主要与脱水方式及衣物的正反面脱水有关。具体而言,单独提高脱水转速增加脱水时长,含水率未有明显降低,即脱水转速和高速持续时长非含水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反面脱水后的含水率明显低于正面,且反面脱水的匀布时间也短
会议
本文对“服装”的水汽传递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叠层织物系统的透湿性能的测试和分析,探讨了通过服装材料的水汽传递规律;基于M 261型织物透湿能测试仪,通过设计和制作辅助装置,开发了能够用于测量“单层服装”和“多层服装”水汽传递性能的仪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服装”的水汽传递规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本文选取了四季服装常用的机织物、针织物和防水透湿织物共44种织物,测量了织物的结构参数和透
学位
户外登山运动日渐流行,已成为一种新的健康运动方式。户外登山过程中,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和登山员的穿着需求,登山服新功能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选取常用的五种登山服面料,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和比较分析,为新型功能性登山服面料的设计提供依据,也为消费者选择合适功能性登山服提供多角度的数据支持。
期刊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在此背景下,关中地区村镇住宅经历着不断地自更新与改良,以期达成由“量”到“质”的转变。闷顶作为蕴涵着关中民居传统生态智慧的特色空间,在关中地区的现代村镇住宅中仍广为流传,不仅起到了气候缓冲区的作用还提供了更多的房屋使用面积,承担着一定的生产生活功能,是关中地区村镇住宅在适应环境特征与地域文
学位
水下传感手套是将微电子技术与普通手套相结合的创新产品,它可以根据预定的设置在合适的时间采集信息,并能及时进行信号的处理和反馈。在水下生理信号监测、手部行为动作分析、水下环境实时感知等领域中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国内外对水下传感手套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多以功能实现为主,市面上现有的水下传感手套普遍存在舒适性差、一体化成型难以维护等缺点。因此,在保证传感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开发一款具有良好穿
学位
随着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各种运动来强健体魄、旅游社交,滑雪运动随着冬奥的助推走进大众视野。滑雪运动发展至今不仅只作为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大多数滑雪者都希望能在滑雪装备的选购中寻找到视觉观感和运动体验感具佳的产品。滑雪服的设计应该随着社会风貌不断推陈出新,但是目前国内市场的滑雪服的款式具有较大的雷同性,致使国内的滑雪服市场占比不足,针对这一情况需要对滑雪服进行深入
学位
防护纺织品在医疗卫生、军事防护、消防、户外运动服装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膜材料在防护纺织品结构中起到核心防护作用。介绍了防护纺织品常用膜材料的种类与特点,阐述了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和智能材料的应用。多功能膜材料赋予防护纺织品优异的防水、防血液渗透、抑菌、防有机污染物、防化学毒物及隔离细菌和病毒等特性,必将在防护纺织品中发挥关键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