钍铀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物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7244580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钍基熔盐堆(TMSR)属于第四代新型核能系统,主要以氟化物共晶盐作为输运与冷却的载体,核燃料均匀溶解并分散于熔盐回路中,具有安全、经济、高效的特点。然而,熔盐回路的高温运行使燃料盐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这些变化使得熔盐体系拥有非常复杂的结构特征。因此,准确地获取燃料盐在运行回路中的微观结构特征,对于理解钍铀核素在不同熔盐体系环境下的物理化学行为非常重要。比如通过原位获取钍铀配位结构数据研究中子慢化与吸收的性质,进而保证燃料盐在高温强腐蚀性的熔盐环境中安全稳定地运行。其次,钍基熔盐堆的运行存在一个重要的后续问题,即如何稳定处理高放射性核废料,包含239Pu、232Th、233U等长寿命的锕系核素与137Cs和90Sr等短寿命的裂变产物。研究长期储存高放射性核废料的基质材料是核能持久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研究钍铀等锕系核素在存储材料中的结构,有助于理解其物理化学性质,对于材料体系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针对以上科学问题,通过表征方法与材料合成方法的设计开展熔盐体系与存储材料中的钍铀结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工作通过设计高温原位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光谱实验,研究ThF4-LiF与ThF4-LiF-BeF2熔盐体系中Th的局域结构,并结合分子动力学(MD)模拟评估微观结构对熔盐输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处于熔融状态下,ThF4-LiF-BeF2中的Th离子的局域环境表现为更高的无序度。这意味着Be的存在有助于Th、F离子交换。实验和理论XAFS分析结果表明,熔盐中存在中程有序配位壳层(Th-F2nd和Th-Th)的结构,它们在输运性质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MD模拟评估了熔融态ThF4-LiF和ThF4-LiF-BeF2混合物中的成键方式,证实了实验结论。其次,本工作针对铀的核废料储存进行相关结构研究。通过实验方法的设计,利用优化的熔盐法成功合成Nd2Zr2O7烧绿石存储材料。然后通过实验条件的优化实现铀的Nd或Zr位点取代,用于研究铀在材料基质中的结构特性。XRD结果表明,铀离子可以分别取代Nd或Zr的晶格位点,形成纯相Nd2-xUxZr2O7+δ(0<x<0.2)与Nd2Zr2-yUyO7+δ(0<y<0.4)两种体系。Raman光谱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铀浓度的增加,宿主材料存在从烧绿石相(Fd-3m)到缺陷型萤石相(Fm-3m)的相变过程。XAFS分析表明,所有样品中铀均以高价态U6+的形式存在。为了维持U6+取代Nd3+或Zr4+时的电荷平衡,体系中引入了额外氧,并伴随着铀氧与锆氧局域结构畸变的形成。然而,即使是20mol%铀取代仍保持规则的立方萤石结构,表明Nd2Zr2O7基质的Nd或Zr阳离子位点对于铀均具有良好的固溶性。本工作首次利用优化的熔盐法合成铀取代Nd或Zr位点的Nd2Zr2O7的存储材料体系,并对其进行系统的长程与短程结构研究,证实了高价态铀在A2B2O7烧绿石结构中A或B位点的包容性。在此基础上,本工作对铀在镧系锆酸盐材料体系进行了更高浓度的掺杂实验,对于铀的存在形式进行了深度解析,对宿主材料的结构相变进行相应的机理研究。首先,在实验方法上进一步优化,成功合成了铀的取代的La2Zr2O7烧绿石宿主材料材料:La2-xUxZr2O7+δ与La2Zr2-yUxO7+δ。通过对比,使用传统固相法分别在La、Zr位点实现了固溶度为(0<x<0.2)与(0<x<0.2)的铀取代,而优化的熔盐法则分别实现了 La位点(0<x<0.2)和Zr位点(0<y<2.0)的高浓度铀取代。其中包括成功合成的新结构La2U2O7+δ。XRD、Synchrotron-XRD以及Raman光谱结果表明,随着La2Zr2O7烧绿石材料中铀浓度增加,长程有序烧绿石相保持稳定,而局域氧环境因铀的取代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扭曲。通过XAFS局域结构表征分析表明,铀在La或Zr位点取代时,不同浓度条件下的存在形式均为UO66-。随着氧环境变化,U-O结构具有随铀浓度增大而紊乱的特征。此外,通过EXAFS拟合U-O键长结果表明,局域氧环境在La或Zr位点的取代具有差异性,证实了烧绿石体系中,优化的熔盐法对于铀可控位点取代的精确性。这一结论通过U M4-edge HERFD-XANES光谱得到证明。对于新结构La2U207+δ,利用HAADF-STEM探测到La、U位点交换的普遍特性,这种无序现象证实了其为烧绿石同构的萤石相(Fm-3m)特征。最后,对于La2Zr2O7材料中La、Zr位点被铀取代后的相对稳定性进行了DFT理论计算,验证了掺杂高浓度铀时使得结构更趋向于萤石相的特征。本工作证实了铀在镧系锆酸盐烧绿石体系的基质材料高浓度取代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2 MW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TMSR-LF1)厂址位于非岩性地基上,其地基土剪切波速较小,土壤-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显著。而目前大多数反应堆建造于岩性地基上,对于非岩性地基反应堆楼层反应谱(以下简称楼层谱)的研究较为匮乏。此外楼层谱计算大多采用确定性的分析方法,将楼层谱计算中的各种参数作为确定值,比如地震动参数、土壤参数以及结构参数等等。而这些参数多数是存在不确定性的,其不确定性会对楼层
学位
事故容错燃料(Accident Tolerant Fuel,ATF)是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事故之后,为解决UO2芯块-Zr合金包壳燃料体系在严重事故下的安全性问题而提出的新型核燃料概念,它要求提升燃料在反应堆失去主动冷却系统事故工况下的耐受性。UO2作为当前商用轻水堆中的燃料,导热系数相对较低,使得燃料芯块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相对容易引发芯块破碎(crack)与重定位(relocation)等
学位
镧系硼化物具有丰富的组成和独特的晶体结构,然而由于合成上的挑战,目前针对镧系纳米硼化物的合成、性质及应用研究与其它类型镧系化合物相比仍十分匮乏。与镧系硼化物不同,钼硼化物在催化等能源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多数存在活性低的问题。同时,由于不同组成钼硼化物间化学计量差异小、同一组成又存在多种晶型结构的特点,导致单一晶型钼硼化物的合成始终存在困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应用前景。熔盐法被认
学位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节能减排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作为传热方式之一的对流传热广泛应用于各加热设备中,提高加热设备的对流传热性能,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窄缝套管式加热器内FLi Na K盐的对流传热过程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螺旋片强化传热技术研究、强化传热机理研究及对流传热性能评价。本文首先对矩形螺旋翅片强化的窄缝套管式加热器内FLi Na K盐的传热进行实验
学位
随着衍射极限同步辐射光源、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先进X射线光源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对光束线高精度的光学元件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实验上对纳米聚焦、长工作距离、相干保持、X射线光子能量/强度/位置的超高稳定等新需求,对光束线光学元件的机械稳定性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要求晶体分光元件的角度稳定性普遍达到几十纳弧度量级,极端的已经达到十几纳弧度。要满足如此高的稳定性需求,目前看依靠机械设计和减振措
学位
随着时代的变化,国家越来越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而且必须是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要加以培养。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从小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路,尤其是大单元教学模式的运用更可以提升教学效率。
期刊
随着高梯度磁铁技术和高精对准技术的提高,世界上很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加速器专家通过利用多弯铁消色散的磁聚焦结构,开始设计、建造相比于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具有更低发射度、更高同步辐射光亮度和更高横向相干性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装置,即衍射极限环。在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中,束流集体效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论文基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的升级方案,系统地研究了第四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中的束流集体效应,并针对不同类
学位
氙氪同位素的主要来源为核试验与核动力工业中235U、233U与239Pu分别受到热中子与快中子的作用而产生裂变所致,其中放射性氙同位素的生成量约为放射性氪同位素生成量的14倍。氙氪同位素的次要来源为自然界的生成,例如78Kr,80Kr,126Xe,128Xe等。这些人工与天然生成的氙氪同位素混合于空气中,其浓度分别为0.087 ppm与1.14 ppm,目前在大气中积存的85Kr基本来源于人为核试
学位
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基于电子储存环的同步辐射光源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具有极高光子亮度和横向相干性的衍射极限储存环光源备受同步辐射实验人员们的青睐,国际上许多大科学中心于2010年左右启动了对这类装置的研究和建设。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SRF)也正在向升级为衍射极限储存环装置(SSRFU)的方向而努力。衍射极限储存环都将采用更多数量的弯转磁铁来有效地降低束流自然发射度,也将采用具有更高磁场强度的四极磁铁
学位
氚是核设施向环境排放的主要的放射性核素之一,在环境中主要以氚化水的形式存在,极易通过吸入、摄入和皮肤吸收等途径被人体吸收,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辐射危害。随着核能在我国能源格局中比重的持续增长和核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水中氚的监测是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和核设施周边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执行以来,环境中的氚在历经几个半衰期后,大部分已降低至天然本底水平,难以通过超低本底液闪烁计数器(探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