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u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20年11月举办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产业协同的作用,驱动创新发展。伴随着“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过渡的浪潮,“服务外包”和“制造外包”就是两种可以体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的分工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服务专业化水平,还使得两种行业的空间地理分布呈现集聚趋势。结合目前制造业逐步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的发展趋势,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融合是必然选择。深化生产性服务部门在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可以加快城市实现从效率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向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进程。因此,研究二者协同集聚如何影响区域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3-2019年我国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产业协同集聚与技术创新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测算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度的基础上,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和区域技术创新水平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其次,验证人力资本、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和制造业集聚度为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创新的门槛变量;再次,探讨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技术创新在城市规模和行业两个方面存在的异质性,以期为双轮驱动的治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为中国产业集聚区的转型升级提供有价值的方向,并为国家制定产业集聚区的产业政策提供具体建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产业协同集聚与区域技术创新的关系呈倒U型,跨越极值点后,过度的产业协同集聚水平会抑制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第二,在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存在人力资本、制造业集聚度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单门槛。其中,人力资本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在跨越门槛值后,能更好的助力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而制造业集聚度在跨越门槛值后,则会削弱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拥挤效应得以体现,说明过高的制造业集聚度会抑制区域技术创新。因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响应国家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在稳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同时,也要注重其与制造业的匹配程度,将区域产业协同集聚度维持在最优水平,更好的助力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第二,人才是提升区域创新水平的源动力,各地区应根据本地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因地制宜地调整人力资本结构以适应发展需求;第三,长三角各城市应针对城市规模和行业分布的不同,结合本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最优集聚临界点,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制定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为:第一,突破对产业协同集聚的线性效应研究思路,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使用市级层面数据探究产业协同集聚与区域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关系,实证数据更有针对性;第二,验证了人力资本、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和制造业集聚度这三个门槛变量对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不同作用;第三,剖析了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在城市规模和行业两个方面存在的效应差异,深化了产业协同集聚方面的研究。
其他文献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尤其是在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产业链的安全和供应链的稳定受到很大挑战,如何实现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水平稳步提升,成为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近年来,中国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借助互联网来推动
学位
数字经济时代,平台模式的互联网企业大量涌现且迅猛发展,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的表现形式已经初步完成了从单边市场向双边市场的转变。双边市场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在现代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当前学界的共识为双边市场具有两大特性:价格结构非中性和跨边网络外部性。本文将其定义为双边市场的一般特征。目前对传统双边市场多数研究都是将双边消费者分成两个“无连接”消费者群体——每一个仅位于市场的一边——独
学位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国内的市场环境对于企业来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停加大。M企业是一家建筑公司,伴随着国内相关市场的蓬勃发展,M企业不断的扩大其经营规模,财务风险管理已经逐步变成该企业财务日常管理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通过深入研究分析M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后发现,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针对这些发现的问题制定出有
学位
21世纪信息网络社会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人们不再是一座座孤岛,网络将万事万物联结起来。“醒时,我们共处一个世界,睡去,人们进入各自的世界”,没有任何一个生存与发展中的个体能将自己置身于信息社会之外。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相处模式,同时也对个人信息治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如火如荼发展的信息技术,无序状态下的信息共享与传播是个人信息危机的症结所在。震惊世界的棱镜门事件
学位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与跨越,全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稳步发展,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在“中国制造2025”的纲要指导下,中国制造业亟需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利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产业,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与制造业更深层次交融,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电子商务的出现,为制造业利用互联网拓展新的商务形态,实现创新升级提供了机会。已
学位
纵观所有引发舆论高度关注、高度讨论的热点案件,往往都伴随着舆论极化现象的发生,反映出的是舆论与司法始终保持一种紧张互动状态。从宏观层面来看,热点案件不仅是一种结构性产物,而且其存在本身就是对社会问题的映射。但是,这种结构性视角难以就极化舆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舆论极化等问题做出较好地解释。因此,本文所努力的方向是:以群体互动的极化过程为脉络,借助“过程—事件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张扣扣案
学位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确定了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进入社会生产的价值分配。2021年,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为《数字白皮书》),明确计算出我国产业数字化在数字经济中占据的比例超过80%。由此可见,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主力军。如今,中国经济从以往的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渡,因此制造业也应顺应国家战略
学位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为了顺应新的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先进制造业要加快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以培育新的制造业竞争优势,逐步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现代化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组织韧性是企业在应对竞争环境中的逆境事件时,所表现出的风险抵抗韧性和恢复增长韧性,对身处不确定性和多
学位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必要路径,也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过去20年我国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前,逆全球化趋势再次抬头,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关键技术的缺失使我国处于不利的竞争局面。同时,新一轮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为我国制造业技术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关键技术突破能促进我国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协助我国从根本上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与产业体系的不断升级,单纯依靠国外引进技术对于促进我国工业技术进步所发挥的作用不断减弱,同时由于国际贸易摩擦的产生,创新传播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断,在此背景下我国必须重视本土创新源泉的开发,并依赖上下游行业的协同合作,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因此在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加快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坚持自主高效、安全可控,促使全产业链发展水平显著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