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水资源分布在空间和时间上显著不平衡,与经济结构以及人口分布格局也明显不匹配。这对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管理提出了长期的挑战,我国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以及实践需要有创新的思路与战略指导。虚拟水概念的提出以及虚拟水战略的研究、应用就是近年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领域的一个全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在综合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压力指数对我国区域水资源利用现状作出描述,计算了2002-2007年我国主要农产品的虚拟水贸易量,并针对虚拟水贸易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作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各省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压力及其变动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按照东、中、西部省区进行划分:东部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压力最大,变动方向上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的特征;中部省区整体水资源利用压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水资源利用压力整体变动不大;西部省区水资源利用的压力整体来看是最低的,但水资源压力整体呈上升趋势。第二,自2002年以来我国在虚拟水贸易上一直是净进口国,虚拟水净进口总量整体呈现出逐步增长的态势,近年来增势有所放缓并趋于平稳。其中,东部地区整体表现为虚拟水净进口,西部地区整体为虚拟水净出口,中部省区农产品虚拟水进出口情况则差异较大。第三,农产品虚拟水贸易对我国不同省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压力影响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东部省区通过虚拟水净进口整体对区域水资源压力有很大的降低作用;西部省区整体为虚拟水净出口,水资源压力有一定程度的增大,水资源压力逐渐提升也将是这些地区的一个重要趋势;中部省区农产品虚拟水贸易对区域水资源压力的影响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综合来看,虚拟水战略近年来已经在我国得到了良好的应用,而随着我国水资源利用的压力从中低压力逐渐向中高压力转变,虚拟水战略在我国有必要扩大应用,应进一步将农产品贸易进口虚拟水作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但是,各省区在进一步引进和扩大应用虚拟水战略的实践中,还需要具体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水资源利用现状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