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也居高不下;侵袭转移是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据此,研究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相关因子,对于揭示其侵袭转移的本质,探索新的抗肿瘤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TMPRSS4是Ⅱ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的一种,E-cad是Cadherin家族中的一员,研究认为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在肿瘤的粘附、发展和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大肠癌组织中TMPRSS4和E-cad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关系,探讨TMPRSS4和E-cad在结直肠癌发生进展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判断预后、基因及免疫治疗开辟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之间,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手术切除的60例结直肠癌标本,在手术之前所有的患者均未进行放、化疗,手术后病理诊断为直肠癌或结肠癌。另取癌旁正常粘膜20例及结直肠腺瘤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MPRSS4和E-cad蛋白的表达,应用阳性细胞数的百分比判断阳性级别。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因素间的差异性分析应用Mc Nemar检验;两者的关联性分析应用两种属性独立性的χ2检验;Pearson列联系数计算关联程度。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资料分析临床意义。结果:1.TMPRSS4在癌旁正常粘膜、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20.0%、60.0%。结直肠癌中TMPRSS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粘膜(P=0.000)和结直肠腺瘤(P=0.002);但前两者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直肠癌中,TMPRSS4在侵及浆膜外、Dukes C+D期、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未侵及浆膜外(P=0.018)、Dukes A+B期(P=0.011)、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9),但TMPRSS4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P=0.593)、肿瘤部位(P=0.832)、年龄(P=0.576)、肿瘤大小(P=0.825),大体类型(P=0.574)、组织学类型(P=0.623)、病理分化程度(P=0.908)均无明显关系。2.E-cad在癌旁正常粘膜、结直腺瘤、结直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50.0%、25.0%。结直肠癌中E-cad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0)和结直场腺瘤(P=0.037);但后两者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直肠癌中,E-cad在侵及浆膜外、有淋巴结转移、Dukes C+D期的表达显著低于未侵及浆膜外(P=0.015)、无淋巴结转移(P=0.035)、Dukes A+B期(P=0.025)、但与患者的性别(P=0.880)、年龄(P=0.527)、肿瘤发生的部位(P=0.764)、肿瘤大小(P=0.086),大体类型(P=0.690)、组织学类型(P=0.096)均无明显关系。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TMPRSS4和E-cad的表达具有差异性(χ2=9.76,P<0.05),且存在关联性(P<0.05,r=-0.607)。结论:1.TMPRSS4和E-cad均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2.TMPRSS4和E-cad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展及侵袭转移;3.TMPRSS4和E-cad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负相关,共同检测这两个因子有助于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也为结直肠癌的基因和免疫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