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株克雷伯氏菌K-抗原基因簇的破译及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zhu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雷伯氏菌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并且近年来其中的肺炎克雷伯氏菌成为了仅次于大肠杆菌的条件致病菌,主要存在于人以及动物肠道中、呼吸道中及泌尿生殖道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可在全身所有的部位发生感染现象,可是发病率最高的地方还是在尿路和呼吸道中。   对于克雷伯氏菌中K-抗原基因簇的研究,非常有利于解析克雷伯氏菌的K-抗原多样性的形成机制。K-抗原特异基因均存在于K-抗原基因簇中,基于特异基因的特异分子标识的筛选,为克雷伯氏菌分子分型系统的建立奠定基础。   在本实验中,鉴定了克雷伯氏菌K3、K50、K54、K57四种抗原的K-抗原基因簇。确立了一种基于K-抗原基因簇特异基因的,检测6种血清型克雷伯氏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我们用77种克雷伯氏菌标准菌株,144株临床菌株和其他种属的6株菌证明了这种方法是有很高的特异性和可重复性的。通过灵敏性的相关试验表明,这种检测方法最低可以检测出基因组DNA至2.5 ng。因此,这种检测治病菌株的多重PCR方法,可以用于相关克雷伯氏菌临床或者环境样品的检测,并且这种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有害重金属离子废水和生物难降解的印染废水日益增加。寻找较为廉价的废水净化材料,对其中有害重金属离子和染料分子的有效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废水的处理方式主要以催化和吸附为主,但是单一的方式无法达到低成本,高效率同时无二次污染等。因此,本文致力于针对废水处理开发一类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型新材料,并运用多种测试方法和表征手段对其物理化学性能等进行
兰科植物(Orchidaceae)是仅次于菊科的一个大科,是单子叶植物中的第一大科,是真正称得上世界名花的植物,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的观赏和药用价值。但是,兰科植物受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