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涡旋激发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bornf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PlasmonPolaritons,SPPs)是由纳米结构激发的在金属-空气界面传输电磁波,其电场能量幅度值随着与表面的距离增大而呈指数衰减,并且能量局域在金属表面的邻域内。表面等离激元的近场分布对于金属纳米结构表面形貌特征的变化非常敏感,纳米尺度的表面微小结构会对整个场分布造成很大影响。利用这一性质通过选取特定的金属纳米结构可以实现对于金属表面电场的调制。  SPPs涡旋场是z方向的电场相位绕中心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变化场。因涡旋场相位波前呈螺旋型的分布,使得其携带了轨道角动量,在通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激发SPPs涡旋场的方式可以有纳米结构圆环阵列、阿基米德曲线阵列,也可以有单个纳米结构。阵列结构具有尺寸较大而且复杂的缺点,单个具有纳米结构尺寸小,可以在纳米光学元件中高度集成。  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菱形槽纳米天线结构激发的表面等离激元电场分布。设计菱形、椭圆形、矩形、回线形四种单个纳米结构,双菱形结构,菱形圆环阵列结构。研究这些结构在不同的偏振光入射下激发表面等离激元涡旋场的电场分布。当菱形纳米结构长对角线与x轴正方向夹角为45°时,分别用偏振为x和y方向的偏振光入射,可以得到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的涡旋场。分析双菱纳米结构间距、入射光波长和结构取向角对耦合效率的影响,间距为350nm时,波长为528nm下最高。研究圆环排列的菱形纳米结构,在不同入射光偏振态下,菱形几何角度对等离激元涡旋场的耦合效率的影响。
其他文献
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应用中,通过非实测手段获取器件的干扰效应阈值非常重要,有时甚至是唯一手段。分析了行间转移型CCD单像素饱和与串扰等典型激光干扰效应的影响因素
近年来,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纳米材料的发光问题研究已成为了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重要前沿课题,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光学性质制
QCD瞬子是研究真空拓扑的一个重要途径。与瞬子相关的瞬子液体模型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半经典唯象理论。这一模型会引起一个非常有趣的机制——手征对称性自发破缺。由于瞬子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