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中基于网关的跨域信任模型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感知识别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于客观世界物品与物品之间信息的通信与交换,物联网的概念也随之被提出。物联网融合了现存的互联网、移动通信网、无线传感网等网络,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广泛应用于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提供涵盖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服务与应用,掀起了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目前,物联网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大规模、异构化、动态化的分布式物联网环境。对处于物联网环境中的诸多实体,如何跨越单信任域的限制,在多个信任域之间实现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显得十分重要。然而,国内外对于物联网环境下跨域信任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物联网环境下实体间的跨域信任问题,参考普适网络、P2P网络信任模型,将网关技术引入到物联网信任模型研究工作中,提出一种基于网关的跨域信任管理模型。本文对GB-UTM模型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研究设计出跨域节点历史交易纪录的表结构,并将域间节点历史交易纪录存储于网关中,提高对域间节点信任度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引入节点信任因子、历史因子,结合上下文环境变化对节点信任度值进行计算,给出了跨域节点信任度计算的详细公式。最后,提出物联网环境下节点跨域信任的主要算法,并给出GB-UTM信任管理模型的详细工作流程。实验结果表明,在网络状态处于稳定或者动态繁忙的情况下,GB-UTM模型均具有较高的节点交互成功率以及良好的网络动态适应性,有效降低了网络环境的动态变化对域间节点信任评估准确性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和发展,“信息孤岛”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进行信息化建设已有多年的历史,从省级、地市级到县级,信息化广泛覆盖电力营销、电网运行、财
系统安全是一个愈来愈重要的问题,而审计系统作为隐患扫描、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产品的重要补充部分,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安全管理人员有效地发现系统中的异常行为,从而防止重大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快速的信息共享提供了一条简单有效的途径,大大提高了商业、科研、教育等行业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防火墙作为信息安
本文以Websphere MQ故障维护为应用背景,分析了目前Websphere MQ故障维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结合基于案例推理技术的特点,将基于案例推理技术引入到Websphere MQ故障维护的研
随着计算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包括图象在内的各种多媒体数据的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现有的许多多媒体数据库系统只提供了基于媒体描述关键字的检索和查询,却忽略
随着网络上的知识的不断暴涨,如何能够快速而有效地按照用户的意图去获取网络资源,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准确地获取资源就是要求搜索引擎能够搜集并根据用户自身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校园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校园内可以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的数量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校园网内已经有一些站点向校内的师生员工提供多样化的
报表可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清晰直观地呈现给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以协助进行日常管理工作,规范生产活动。报表作为信息提取和显示的重要方式,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图像信息的应用日益广泛,对规模越来越大的图像数据库中的可视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是解决这一问题
软件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使得软件开发面临巨大的挑战.软件复用被视为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质量的可行途径.相比较而言,设计模式是高层次的软件复用,也更加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