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先后提出,要“去产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些工作与企业长期投资息息相关,长期投资的规模决定了产能,长期投资结构决定了供给侧结构,长期投资的效率决定了经济发展质量。公司治理机制对长期投资政策具有重要影响。公司治理机制包括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治理机制。内部治理机制包括所有制、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高管薪酬激励和高管股权激励;外部治理机制包括产品市场竞争和资本市场竞争。长期投资政策分为长期投资规模、长期投资结构和长期投资周转率。公司治理机制如何影响长期投资政策?长期投资政策对公司绩效有什么影响?本文以2007-2015年沪、深两市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为研究样本,对此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关于长期投资政策影响因素的全部样本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股权制衡度与非流动资产增长率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股权激励、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公司规模对非流动资产增长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市场占有率对非流动资产增长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2)股权制衡度与创新性投资比例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公司规模对创新性投资比例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市场占有率、市场地位对创新性投资比例有显著的负面影响。(3)股权制衡度与生产性投资比例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股权激励、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公司规模对生产性投资比例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市场占有率、市场地位对生产性投资比例有显著的负面影响。(4)股权激励、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公司规模对权益性投资比例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市场地位对权益性投资比例有显著的负面影响。(5)股权制衡度与创新性投资周转率呈显著的“U”型关系;股权激励、公司规模对创新性投资周转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市场占有率、市场地位对创新性投资周转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6)股权集中度与生产性投资周转率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股权制衡度与生产性投资周转率呈显著的“U”型关系;薪酬激励、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地位对生产性投资周转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公司规模对生产性投资周转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7)股权集中度与权益性投资周转率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股权制衡度与权益性投资周转率呈显著的单侧倒“U”型曲线关系;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地位对权益性投资周转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薪酬激励对权益性投资周转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关于长期投资政策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全部样本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创新性投资比例、生产性投资比例、权益性投资比例、生产性投资周转率和权益性投资周转率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非流动资产增长率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分行业回归分析表明,长期投资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因行业而异。在竞争性行业,上述影响全部存在;在垄断竞争性行业,上述影响全部不存在;在垄断性行业,创新性投资比例、权益性投资比例和生产性投资周转率的上述影响存在,但其他变量的影响不存在。进一步分经济性质回归分析表明,在非国有企业,非流动资产增长率和创新性投资周转率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在国有企业不存在;权益性投资周转率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在国有企业不存在。上述研究发现,为改进企业长期投资政策提供了许多参考或借鉴。第一,“去产能”确实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要因行业而异。不仅国有企业要去产能,而且非国有企业也要去产能。第二,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绩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适度的股权制衡度、高管薪酬激励、高管股权激励,以及企业快速成长都有助于提高创新性投资比例。第三,完善公司治理,建立适当的股权制衡机制,有助于优化长期投资政策。市场竞争有助于改进长期投资结构,提高长期投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