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序列变异分析的方法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cha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对生物体基因组中存在的序列变异及多态性进行研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序列变异及多态性检测技术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而能够批量、廉价地识别和检出序列变异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因此,建立一个高效、准确而又适于临床应用的序列变异检测的技术平台极其重要。 本论文首先制备了适于基因组序列变异及多态性检测的高效、经济的毛细管电泳(CE)筛分介质---短链线性聚丙烯酰胺(LPA)及毛细管涂层柱,并以小片段DNA分子作为目的基因,考察了其在短链LPA筛分介质中的迁移行为,探讨了聚合物存在特征对DNA分离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Ogston模型和高分子亚浓溶液线团收缩理论对上述CE-DNA筛分体系预测的合理性。 为建立对基因组序列变异及多态性进行快速筛选和检测的毛细管电泳平台,实现DNA筛分体系的经济化、系列化、专一化,论文利用自制的短链LPA筛分介质,在ABI310型遗传分析仪上建立了一系列基于自制LPA的序列多态性检测方法:1) 建立了对基因组中已知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快速检测和遗传分型的SNaPshot方法;2) 建立了对未知基因序列变异进行快速筛选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单链构象多态性/杂合分析、恒变性毛细管电泳等检测方法。系统考察了上述方法中各筛分介质、分离温度、分离电压、添加剂等相互间的依赖关系及其对分离的影响。在各自的优化条件下,用自制的短链LPA筛分介质与商品化筛分介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自制LPA筛分介质有更好的分离性能,更短的分析时间和更低的检测成本,也更适合于规模化分析和临床应用。 为验证以上方法的有用性,将上述平台应用于实际临床样本的研究。首先,对肿瘤样本的抑癌(癌)基因进行了序列变异及多态性的快速筛选,探讨了上述人群的肿瘤发展途径及患癌风险。其次,对分属于14个属34个种的270株临床常见病原菌的16S rRNA基因和16S-23S rRNA间区基因进行了快速分析,初步建立了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双重SSCP和RFLP标准数据库,并将检测结果与机器码相结合,使复杂数据简单化,为该法的早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地图制作门槛高、传播效率低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新的地图形式——微地图,以适应自媒体时代对地图的要求。给出了微地图的定义、特点及其与传统地图的区别,阐释了微地图系统的功能。微地图作为传统地图的有益补充,将以其小、快、灵的特点成为面向"草根"阶层的地图。
为定性分析调度操作过程的危急程度,推动调度操作风险评估的工程应用,提出了基于状态转移矩阵的调度操作事故评级方法。综合考虑每一步操作可能发生的状态及后果,通过状态转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建设小康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之间的关系,小康社会的建设基础在农村,点在农业,关键在农民。因此,必须将农业农村发展问题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尽可能地
【正】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
得益于通信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IoT)在过去十年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新型低能耗芯片以及新型通信协议的出现,使得低功率广域网络(Low Power Wide-Area Ne
试验表明,油茶炭疽病防治,以甲基硫菌灵(7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腈菌唑(25%乳油)1000~1300倍液、苯甲·嘧菌酯(嘧菌酯25%(悬浮剂)+苯醚甲环唑10%(微乳剂))1000~1200
7月23日下午,额敏县西郊社区居民李留栋把孩子送到社区的“校外课堂”。他说:“社区爱心党支部办的‘校外课堂’特别好。孩子到社区做作业、游戏,我们家长特别放心。”$$  
报纸
针对目前疫苗冷链运输信息监测严重滞后、运输过程"断链"等问题,设计与实现了一种有效便捷的疫苗冷链网络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MSP430F149单片机实时获取疫苗的位置、温度
以湖北黄石为例,并结合其产业背景,对制造企业物流需求及供给情况进行调研,全面分析当地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在调研结论的支持下,提出应抢抓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