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酰胺类除草剂生产工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农药除草剂生产工业之一,然而生产酰胺类除草剂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并生产大量浓度高且难以处理的污染物。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环保要求的提升,农药生产环境污染问题成为政府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政府通过制定环保法规、行政措施、节能减排任务等对酰胺类除草剂生产工业进行强制性环境管理,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清洁生产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在大量调研国内外酰胺类除草剂工业相关生产技术、评价方法等的基础上,对我国酰胺类除草剂生产工业清洁生产水平进行了现状调查与评估。构建酰胺类除草剂行业和企业两个层面的清洁生产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能科学评价我国酰胺类除草剂工业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同时能识别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提出对策建议,从而促进酰胺类除草剂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为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技术性对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为:(1)通过文献调研、实际考察、专家咨询等方法整理并分析酰胺类除草剂生产工业污染物排放源、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量的相关数据,梳理了我国酰胺类除草剂生产工业的清洁生产基础数据。(2)建立了酰胺类除草剂工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对酰胺类除草剂生产工业清洁生产水平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从时间维度对酰胺类除草剂工业资源消耗、循环利用、污染物排放进行了年际变化分析,可以得出酰胺类除草剂生产工业各个指标清洁生产水平逐年变好,尤其是单位产品水耗量2018年较2008年下降了 89.88%。在横向评价方面,一方面对比酰胺类除草剂生产工业国内外清洁生产水平现状,从资源消耗、循环利用和环境污染3个方面筛选7项指标进行评价,得出国内酰胺类除草剂生产工业清洁生产水平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还有差距,主要原因是国外采用先进的甲叉法工艺生产;另一方面对比酰胺类除草剂与其他类除草剂生产工业的现状,评价可知酰胺类除草剂有4项指标排第三,1项指标排第八,整体来看清洁生产水平高于除草剂生产工业平均清洁生产水平。(3)建立了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水平评估方法,对我国两家典型企业的生产情况、环保设备情况、资源与能源消耗情况、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最后对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水平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综合评价出企业A清洁生产水平高于企业B,且企业A通过综合评价结果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而企业B为一般企业,并通过经济效益分析得出企业A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并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4)针对酰胺类除草剂生产工业特点提供对策建议,包括在技术层面加强研发清洁生产技术;在管理层面健全针对清洁生产的管理体系,落实奖惩制度;在行业标准层面建议管理部门加快进程制定、更新各项排放标准;在信息层面加强企业之间、园区之间、区域之间的信息交流;在社会层面推广清洁生产理念,鼓励社会公众监督等,从而促进酰胺类除草剂生产工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