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核物质不可压缩系数的微观计算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物质不可压缩系数是描述核物质状态方程的主要物理量之一,反映了核物质压缩的难易程度。目前,核物质不可压缩系数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果。一方面,核物质不可压缩系数的计算对于描述有限核性质以及重离子碰撞动力学性质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高密度区域核物质不可压缩系数对于中子星结构等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在采用Argonne18势并包含三体核力的微观多体Brueckner-HartreeFock(BHF)理论框架内系统研究并预言了非对称核物质的不可压缩系数。论文首先通过对微观多体BHF理论预言的非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的同位旋标量部分E0(p)与同位旋矢量部分Esym(ρ)分别进行参数化,给出了非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的参数化解析形式。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计算并得到了非对称核物质不可压缩系数及其对于密度和同位旋非对称度依赖关系--这方面的微观理论研究目前在国际上还较为少见的。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给定同位旋非对称度下,随着密度的增大,不可压缩系数是单调递增的;在给定密度下,随着同位旋非对称度的增大,不可压缩系数同样表现出单调递增的性质。论文还讨论了三体核力的影响。   同时,本文还在BHF理论框架内,预言了一些重要的平衡点(或称为饱和点)的性质及其对同位旋非对称度的依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非对称核物质的平衡密度(如果存在的话)随同位旋非对称度平方的增大而线性减小;非对称核物质平衡密度处的不可压缩系数随同位旋非对称度的增大而减小。另外,本文还给出了对称能的斜率参数和曲率参数这两个重要的物理量。在考虑三体核力的情况下,得到的在对称核物质平衡密度下的对称能斜率参数为70.13MeV,与通过重离子碰撞实验提取的结果88±25MeV相符。   本文的主要结论在考虑三体核力的处理结果;但为了说明三体核力的主要影响,本文还给出了仅考虑二体核力所得的结果。本文对所得结果和前人的结果做了深入的比较和讨论,可以看到为了揭开核物质的本质还有很多工作值得深入去做。
其他文献
玻璃转变及玻璃和过冷液体的弛豫问题一直是凝聚态物理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大量新型块体金属玻璃的发现,为研究玻璃转变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对象。由于结构及原子间的相互
本论文主要研究一些低维凝聚态物理体系中新奇的拓扑量子现象。通常这些拓扑现象和体系存在反常的轨道效应或者反常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或者拓扑性缺陷(比如涡旋型或者畴壁型
鉴于海面及海面上方一定距离的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特性的研究在海洋微波遥感、海上目标识别和监测以及海面监测等领域的普遍应用。本文主要使用一种混合方法对一维海面与二维
NH3是大气中重要的含氮碱性气体,近年来,大气NH3造成的能见度下降、酸沉降以及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等问题普遍引起人们的关注,开展对大气NH3的准确监测对于污染控制和预警显得尤
目的:   研究小鼠全脑及全身重离子辐射诱导的大脑急性损伤生物学效应及发生机制,并观察自由基清除剂褪黑激素(Mel)在重离子放射脑损伤中的防护作用,探讨其损伤保护机理。 
多核子体系中核子-核子之间的关联作用,使得多核子体系基态下的核子动量分布出现了不同于无相互作用的费米气体,即在基态时核多体系统动量费米面下出现了核子态的未占满(空穴),
学位
量子点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低维量子结构,由于其内在的丰富物理内涵而广受关注。几个量子点在空间相互靠近并发生耦合可以形成耦合量子点。与单量子点相比
学位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研究,是目前从整体上窥探细胞行为,研究蛋白质如何通过相互作用体现生命功能的重要手段。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完成和各种人类后基因组计划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