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央和地方、地方不同行政层级之间都在经历一场持续的财政事权改革。其中,市、区财政事权改革是理顺市、区职能关系,提高区级政府自主权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随着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下沉,区级财政面临较大压力,亟待找到更为精准、合理的市、区财政事权划分机制。在地方实践中,杭州市西湖区的探索具有典型价值。本文基于“财政分权理论”,以杭州市西湖区为例,解读杭州市西湖区当前所施行的“市级企业下划、收入在地统计、财力递增上解”的政策模式,探讨我国市区财政事权改革的有效路径,梳理地方政府层面财政事权重点问题,为完善区财权事权划分提出更具操作性的对策。首先,本文从理论层面对财政事权相关概念进行解读,并基于“A-T模型”对杭州市西湖区财政事权进行分析,对既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对当前尚未破解的问题及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内容进行梳理,明确本文研究方向和重点。其次,梳理分税制以来我国政府财政事权模式变迁,分析杭州市老城区现行财政事权划分模式与具体机制。重点分析杭州市西湖区财政事权改革中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地方政府事权界定;事权下放后的财力制度安排;财政事权改革过程中转移支付补助;土地出让金在政府间的分配比例。最后,以“财政分权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市、区财政事权划分实际情况,对当前市与区共担事权、转移支付补助与土地出让金比例设定以及市与区各自承担事权分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意见,建议形成“共担事权与权责同步下放”的现代市、区财政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