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梯度下高温硅酸盐熔体中同位素分馏的理论与计算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wa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稳定同位素的分馏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温度越高,分馏越小,若温度升高到1000℃以上,一般很难有可观测到的同位素分馏。组成均一的熔体中,在温度梯度作用下,系统中某些组分自发产生浓度梯度而发生分异的过程,称为热扩散或Soret效应。近年来,一些对高温硅酸盐熔体在热扩散过程中的实验发现,像Mg、Fe、Ca、Si和O的同位素分馏都存在几个permil的分馏。Huang等人的研究发现在这些热扩散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不仅在高温下表现出非常大的分馏,而且发现其只与温度的梯度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但是这一重要结论也引起其他学者的质疑,他们举出现有实验数据的反例,认为根据现有的数据得出这一结论还需进一步地商榷。这些争论存在的原因是对于热扩散过程的同位素分馏理论机制还不清楚,缺乏微观理论机制的解释。现存的理论模型存在争议,且都是高温下的处理,还没有可以处理低温的一个统一的理论,所以急需分子级机理的研究。  本研究主要是基于统计力学基础,探究热扩散过程同位素分馏的理论机制。温度梯度用局域热动力学平衡(LTE)的方法处理,它是一种被前人认可的、处理非平衡过程的方法,把温度梯度分成无数个小的体积元,相邻的体积元认为达到热动力学平衡。同位素分馏主要借鉴传统同位素平衡分馏理论的基本思想,即,把同位素的平衡分馏系数转化成统计力学中可以处理微观能量的配分函数。结合LTE的方法,通过Soret系数,我们可以把温度梯度下的同位素分馏转化成与配分函数有关的量,推导定量的计算公式。  我们给出了一个普适的热扩散过程的同位素分馏的计算公式,只要知道体系中轻重同位素的配分函数比(即能量之比)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即可通过积分得到某一温度梯度下的同位素分馏的大小;用高温近似,可得到一个同位素分馏与温度有关的定量计算公式,公式中的参数用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得到;硅酸盐熔体的初始结构用VVCM方法来实现,结构优化和频率计算都用GAUSSIAN09软件在B3LYP/6-311G*水平下进行。  根据公式,我们实际计算了Mg、Ca、Fe和Li同位素体系在热扩散过程中的分馏,发现热扩散过程的同位素分馏并不敏感于化学组成,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根据理论分析,在高温下,公式中的一些项可以忽略,就可以得到一个更简单的近似公式,即:△XM线性依赖于温度的对数lnT,这个公式把看似复杂的热扩散过程大大地简化了,而且可以用它来估算几乎所有同位素在温度梯度下的分馏。经过简单的数学处理,就可以得到△XM与△T成完全的线性关系,并且斜率是与参考温度T0有关的量,T0越低,斜率越大,这可以用来解释现有的实验现象。经过讨论,我们认为热扩散的量子机制影响占次要地位,可能经典的碰撞理论是同位素发生分馏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硒是维持哺乳动物生理学功能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其含量不足或是过多都会影响动物的生理功能。不同于硒,汞作为一种人体非必需元素,是一种具有持久性、生物积累性和神经毒性的有
“好人”与“好官”□梁洪国古人云,“吏不治则乱”,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朱子学归》载的“择良吏,轻赋役,乃养民之要也”,讲的都是好官良吏之于江山社稷和
张八岭隆起位于华南与华北地块碰撞拼接的构造转换部位,其西界为著名的郯庐断裂带,东缘属于扬子地块盖层前陆逆冲褶皱构造带。本论文作者的导师(张岳桥教授)在张八岭隆起东缘来
本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段构造特征、演化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进行了探讨。文章以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段逆冲断裂带为研究对象,以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以野外地质调查为
宋芳屯油田南部区块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三肇凹陷西部,葡萄花油层是研究区最重要的含油目的层。本文依据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学科的新理论和新方法,针对研究区区域大、断层
2009年的金融市场可谓山重水复柳暗花明。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的倒闭把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推上顶峰,之后的半年里市场一直持续处在危机状态,股市和商品等风险资产大跌,
近几年,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着必可不缺的重要作用,新课标也对我们小学英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了加强英语教学,必须重视
期刊
南岭地区位于滨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的交汇部位,横跨扬子和华夏两大板块,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是我国有色、稀有金属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环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
展会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口,让我们有机会仔细地观察一个行业的发展。它是行业的浓缩版,透过展会这样有限的面积和空间,我们能够了解到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预测行业的技术发展
湖泊沉积物包含着丰富的生物和地球化学信息,是开展古环境、古生态以及古气候研究的重要载体。随着对湖泊沉积物研究手段的多样化,研究层次也愈加深入。国内外学者根据青海湖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