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名动互转不平衡性的认知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62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词和动词作为语法的两个基本范畴,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他们既相互对立,又可以相互转化。其名动相互转化(名词动化和动词名化)作为一种普遍现象,也一直是研究的主题。不仅古代汉语如此,现代汉语也是如此。不但汉语中如此,其他语言也是如此。尤其是从认识语言学出现以来,对名动互转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英语和汉语中动词和名词相互转化的不平衡的现象,通过对汉语和英语两种不同语言的分析,证明名动互转的不平衡是一个普遍的语言现象。同时通过对其不平衡性的原因的分析,说明认知,概念转喻在其中的作用。 本文共分七章,包括理论框架,英汉名动互转现象的分析,以及其间的不平衡性及其原因的分析。 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以及文章结构;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在回顾前人的分析基础之上,之处了其间矛盾与不足,解释了一些基本概念,譬如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于名词和动词的定义,以及转喻的定义以及概念转喻认知理论框架; 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阐述了英语和汉语中的名词动化和动词名化; 第五章阐释了两种语言中名词动化和动词名化的不平衡性; 第六章是详细分析了导致两种语言中名词动化和动词名化的不平衡性的原因;第七章为结语,分析了两种语言中名词动化和动词名化相似性和相异点,并提出了有待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由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层层渗透,以及其它潜在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处境,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丢失便是传统文化日益流失的典型例证,因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和传播。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从网上获取信息。网络新闻报道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日益深入到了每个人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