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语法的角度对比《中国日报(英文版)》与《泰晤士报》政治新闻的语类特征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csg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被广泛应用,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英语这门语言也成为了传达新闻和信息一个重要媒介。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一些非英语国家,出版了许多英文报纸。同时,这些英语报纸的语言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尤其是语言学家们的关注。然而,在他们的研究中,两个方面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写作技巧和文体特征。而对于在英语国家出版的报纸,与出版在非英语国家的报纸的对比研究学者们并未给予更多的关注,但这正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本论文选择了两份英文报,一份是出版在中国的《中国日报》英文版,另一份是出版在英国的《泰晤士报》,并对他们的国际政治新闻的语类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对象的资料全部来自两份报纸的官方网站,并建立了两个资料库。本研究旨在从系统功能的视角下对《中国日报》和《泰晤士报》两份报纸的国际政治新闻的语类特点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运用三大元功能理论,和借助科学的数据分析,作者发现两份报纸的语类特征有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一些差异。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找出在中国出版的英文报纸和在英国出版的英文报纸的政治新闻语类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时试着借助跨语言文化的大背景来找出存在这些相同和异同的原因。另外,希望本论文中有关功能语法领域的研究信息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提出参考,扩展英语研究的范围。最后能帮助新闻阅读者更准确和深层次地理解新闻英语,和更好地理解国内外的文化背景。
其他文献
作为战后优秀的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擅长描写现代社会人类的生活状态,刻画主人公复杂的心理世界,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物质繁荣背后的人类精神状态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达罗卫夫人》以一日为框架,通过回忆和现实交叉,描述了达罗卫夫人和精神病患者赛普蒂莫斯一生的重要经历。他们都生活在莫名的孤独和焦虑中,这种心理特征来源于当时社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