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园城市是奠定现代规划理论的基础,它经过百年的发展,如今“田园城市”一词所包含的信息是全面的,是一种以社会改革为基础的城市动态模型,其强调的不是形态,而是社会结构与空间背景相互承载的表现方式。在现实社会中,依田园城市理论所建造的市镇为数不多,笔者对田园城市的认知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中兴新村是台湾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个借鉴田园城市及相关理论规划建造的新市镇,在台湾地区城市规划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中兴新村的建设是以进入“现代化”社会为目标,规划者认为最理想的生活环境应该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工作与居住的结合,同时具有现代化公共服务设施的新市镇,中兴新村是1950年代台湾地区社会对未来生活环境憧憬的理想空间,它代表着当时社会先进的规划理论与工程技术的结合。本文以中兴新村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田园城市理论视角,分析中兴新村的规划方法与特征。通过基础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工作后,对中兴新村形成的时代背景、规划发展历程、城镇空间形态的构成等方面进行归纳。以中兴新村规划原则为基础,通过对土地利用分区、功能分区、邻里单元、道路分级系统、公园及绿地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现代城市规划方法的研究,总结中兴新村的规划特征,评述中兴新村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兴新村这个在“强规划”政策下所建成的新市镇,在历经半个世纪后逐步进入衰退期。城市的衰退如今也成为21世纪全球城市发展的一个方向,这是城市化后期的逆城市化发展。我国在急速城市化的发展与转型过程中,城乡统筹政策与田园城市理论在对人与居住环境和谐相处的认知上存在诸多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不单是城市空间的构成关系,更多源自于城市背后所对应的社会问题。笔者希望通过对中兴新村城镇发展历程与规划特征的研究,深化对田园城市理论的认知,总结田园城市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方法、问题与经验,以期对我国未来城市发展与旧城更新提供更多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