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广西电网各类计量装置管理主要在各个地市局以及县级供电局,购置来源并不统一,购置后由厂家分别送到各级安装单位。全网统一采购部分则在省电科院完成装置抽检后,由这些需求单位各自完成检定、仓储和配送。该模式在企业发展初期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模式在新形势下已经暴露了生产效率、工作环境、人力资源、检定质量和信息支撑等诸多问题。本文在南宁网区实现县级供电企业集中检定的基础上,对采用集中检定模式进行分析总结效果评估,为广西省级计量装置集中检定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为广西电网计量装置优化管理、实现计量资产全生命周期管控、提高生产效率打下初步的基础。本文首先评估了国内外计量装置检定模式、南网检定发展现状和海南省级集中检定规模和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通过对计量装置检定和仓储的集中,可以集中各类优势资源,优化检定仓储业务流程和实体环境,提高检定和仓储自动化水平,以有限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大化配置各类资源。其次,详细调查了南宁网区县级供电企业计量装置集中检定情况,采用2015至2017年三年数据,运用Christensen,Jorgenson和Lau提出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法,对南宁网区集中检定进行规模经济分析。得到三年的规模经济指数:OSE2015=1.287245、OSE2016=1.051407、OSE2017=1.031586,认为2015年未实施集中检定体制时,表现出较明显的规模不经济,在实行集中检定体制后,2016、2017虽仍存在微弱的规模不经济现象,但朝着规模经济方向发展。最后,论文根据广西电网运行情况,在已完成的南宁网区县级集中检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线一库一平台”的解决方案,即单相电能表自动检定线、三相电能表自动检定线、计量终端自动检测流水线、低压电流互感器自动检定流水线、智能仓储系统以及计量生产调度平台,作为广西省级集中检定的运作模式,并运用南宁网区集中检定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对广西进行规模经济分析,推算出规模经济指数OSE2020=0.976789,表明在推行省级集中检定体制后,表现出规模经济,有利于改善现有计量资源分散困局,提升计量资产管理水平,提高交易电量结算准确率,大幅减少整体运营成本,有效提升企业资金的利用率,从而实现集约化精细化管理,朝着生产的最优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