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口服膝痛膏方联合外用骨科洗药治疗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过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脱落1例,共计2例,实际病例数实验组29例,对照组29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每例患者患膝个数,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方法:实验组:口服膝痛膏方联合外用骨科洗药治疗,具体方药如下:膝痛膏方:川牛膝15g,当归12g,桂枝9g,白芍15g,甘草9g,丹参15g,鸡血藤15g,伸筋草15g,全蝎6g,淫羊藿15g,附子6g(先煎),川芎6g,木瓜15g,茯苓15g,陈皮9g,砂仁6g,绵萆薢20g,泽泻9g,车前子10g(包煎),防风10g。服用方法:每日3次,三餐后半小时温水送服。骨科洗药:大黄l0g,透骨草15g,威灵仙15g,桂枝15g,路路通15g,红花10g,川乌10g,草乌10g,川椒6g,鸡血藤15g,桑枝15g,伸筋草15g。外洗方法:每天1次,加水1000ml,文火煎煮30min,外用湿敷患肢膝关节,时间持续15-20min,水温控制在40-45℃。对照组:单独口服膝痛膏方治疗,具体服用方法同实验组。观察周期均为28天。观察指标: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膝关节WOMAC量表评分,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有效率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评价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VAS疼痛评分结果分析得知,两组患者实验后评分均明显低于实验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后评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OMAC评分方面,两组患者组内比较实验后评分均低于实验前(P<0.05),组间比较,实验后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学评分方面,两组患者实验后评分均低于实验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组间对比实验后评分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疗效对比,基于WOMAC评分疗效评价显示,实验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3例,有效2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临床控制0例,显效2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2.4%。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中医症候评分疗效评价显示实验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临床控制0例,显效1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5.9%。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膝痛膏方联合外用骨科洗药与单独口服膝痛膏方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膝痛膏方联合骨科洗药比单独使用膝痛膏方治疗效果更好,尤其在膝关节疼痛的缓解及骨关节炎整体改善方面效果更佳,且两药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