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加工工艺对稀土镁合金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kiteel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是目前工业应用中最轻的结构金属,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等优点,同时镁合金还具有非常好的电磁屏蔽性能,比常规的金属屏蔽材料密度小,与高分子屏蔽材料相比,不用作导电处理就能获得很好的屏蔽效果,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电磁屏蔽材料。Mg-13Gd-4Y-2Zn-0.5Zr镁合金中由于添加了Gd、Y两种稀土元素,耐热性和高温力学性能得到了有效的加强,使用前通常需要进行热加工。为了解热加工过程对合金屏蔽效能的影响,本文进行了热变形和热处理实验,同时结合OM、SEM、XRD、室温拉伸、室温电导率和屏蔽效能测试等方法,分析了热加工过程中变形温度、T5和T6两种热处理方法对合金屏蔽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理,主要结论如下:  (1)铸态稀土镁合金的电磁屏蔽效能可以达到80.3~111.5dB(30~1500MHz),优于纯镁以及AZ31、ZM61和ZK60等常见镁合金。变形温度所引起的合金屏蔽性能的差异在中高频(600~1500MHz)时更为明显,变形温度为380℃~420℃时,稀土镁合金的屏蔽效能较于铸态合金下降,这是因为变形过程降低了合金的电导率,导致合金的反射和吸收损耗降低;变形温度为460℃~500℃时,合金的屏蔽效能增加,这是由于在较高的温度下变形时,动态再结晶增加了合金内部的晶界面积,导致电磁波在合金内传播的路径增加,消耗增大。比较不同变形温度下成形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屏蔽性能,得出460℃是可以同时提高其强度和电磁屏蔽性能的最佳变形温度。  (2)直接时效处理(T5)可以加强稀土镁合金的屏蔽性能。主要归因于大量的时效析出相降低了镁基体内的溶质浓度,使合金的电导率升高,增强了合金对电磁波的消耗作用;析出相也会增加合金内部的相界面积,使电磁波的反射几率增大,消耗增大。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时效时间过长会引起晶粒和第二相的粗化,会削弱时效过程中电磁屏蔽性能的强化效果。  (3)固溶时效(T6)过程中稀土镁合金的电磁屏蔽性能分为两个变化阶段:其中在固溶阶段,晶粒长大引起多重反射和吸收损耗的减少,溶质浓度提高导致电导率下降,反射损耗减少,合金的屏蔽效能降低;在时效阶段,第二相的析出提高了合金的电导率,且第二相颗粒可以增加相界面积,使合金的电磁屏蔽性能加强。  (4)综合比较直接时效和固溶时效对稀土镁合金屏蔽性能影响,发现经过直接时效处理的合金的综合性能要优于固溶时效态合金,其中,力学性能最高的热处理方法为直接时效(225℃×24h),电磁屏蔽性能最好的热处理方法为直接时效(225℃×72h)。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碳量子点以其独特的光电性能、高的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而备受关注。与传统半导体量子点不同的是:传统半导体量子点性能与尺寸有较大的依赖性,而碳量子点的性能不仅受尺寸影响
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类健康与生存的头等大事。重金属是土壤环境中对土壤质量有着极其重要影响的污染物之一。 铁锰氧化物具有稳定的
高校图书馆在我国高校教育和文化传承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在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从大学生的视角和对阅读的需求出发开展阅读推广工作,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整体文
2016年7月14日上午九时,“家风与好习惯高级研讨班”在清华科技园紫光国际交流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此次研讨班由清华大学老科协技术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清华老科协”)主办,
在大学生中开展党建工作能够为将来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党员、实行更全面的政治引导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生通过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党建工作奋发学习,在党组织中学习到正确的对于世
信息化时代改变了数据传输的模式,通过一种更加高效的渠道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十分符合当下社会的发展.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采编工作同样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传
碳纤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可作为结构或功能材料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医疗器械、能源开发和休闲娱乐等领域广泛应用。碳纤维主要是通过有机前驱体热解来获取,根据前驱体种类区分,碳纤维主要有聚丙烯腈基、沥青基和粘胶纤维基。其中,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由于其综合性能优异而成为碳纤维工业生产的主流。PAN基碳纤维经单体丙烯腈聚合、纺丝、预氧化、碳化(石墨化)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制备获得,其含碳量在90%以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考古领域不断有新的突破.通过考古专家的努力探索,对于秦文字的发展状况,有了更加全面而系统的认识.但在实际情况中,仍然有许多人不了解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