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靺鞨将领李多祚考论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j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多祚(公元654—707年)是唐朝著名的靺鞨将领,是少数民族将领在唐为官群体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员,生前受封辽阳郡王。曾参与七世纪后半期唐朝对后突厥,黑水靺鞨,室韦及契丹的平叛,其同时也介入到唐朝内部的争权斗争之中。本论文立足于七世纪后半期的唐朝,以李多祚这一具体人物的活动为线索,探索彼时唐朝的民族政策、社会观念等一些重要的历史问题。正文部分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叙述了李多祚入仕唐朝的背景及身世、李多祚对外军事征战以及李多祚之死及其评价等问题。引言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研究动态、研究的可行性、创新点及研究方法。第一部分论述了李多祚入仕唐朝的背景及对李多祚身世的考述。唐朝建立初期,对外用兵频繁,而彼时唐朝军事赖以支撑的府兵制弊端暴露,即府兵兵员不足且府兵“不堪攻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宗大力重用较于府兵而言更有军事优势的蕃兵蕃将,作为靺鞨酋长后代的李多祚因其“骁勇善射”的才能得以入仕在唐为将,另外,本章还探讨了李多祚的身世及家庭成员情况。第二部分是针对李多祚在唐时对外的军事征战等问题进行讨论。李多祚参加了唐朝诸多的军事活动,如对后突厥,黑水靺鞨,室韦及契丹的战争,在这些征战中,李多祚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立下了赫赫战功。本章着重探讨李多祚在这些军事征战中所发挥的作用及从李多祚的身上所体现的唐朝的民族政策等问题,本章还探讨了李多祚讨伐室韦的时间、地点等问题。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李多祚在唐朝中央的历史活动及其之死。本章着重记述李多祚在所参与的两次唐朝内部李氏、武氏的争权斗争所表现出的立场及作用。李多祚参与的第一次唐朝内部争权斗争是诛杀张易之兄弟事件,此事件导致武则天下台,中宗复位,而在中宗复位之后,重用武三思等武氏一门之人,使得武氏一族重新掌握朝政,在太子李重俊的带领下,李多祚参与到了第二次唐朝内部的争权斗争之中,即诛杀武三思父子,并死于这次事件之中。最终,因其始终拥护李唐王朝统治的立场,睿宗即位后评其“以忠报国,典册所称”,恢复其官职。结论部分对本论文的论述进行综合性的总结。
其他文献
资本市场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证券市场又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着中流砥柱的角色。证券交易市场的良性运作乃是一国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的保障。因此,对于证券市
本文研究了核聚变在中国能源市场的发展与实施战略,因此,本文既涉及到多种能源的发展战略,也涉及到国际化的核聚变发展能源战略,并由此提出了相关的新能源技术在未来中国应用
目的依据泰安市1993~2011年肠道传染病监测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泰安市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泰安市1993~2011年疫
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是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举措。长期以来,我国东西部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差异显著,而此次教师工资改革坚持向一线教师及农村地区教师倾斜,对于提高教师地位
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宣告着新技术革命时代的来临。技术创新因为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而被认为是企业在新技术时代的生
民事推定制度与证明责任理论可以说是民事诉讼法学和民事证据法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都赋予了二者很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及实践应用价值。其中,民事推定与证明责
近年来,随着高性能的非球面光学仪器在航空航天、光学、电子及军用武器装备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于微小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需求越来越大,客户对其制造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获
近代中国生产落后,民生凋敝。古老的国度面临瓜分豆剖,勤劳的人民饥馑交集、哀鸿遍野。如何破解强国富民的历史课题,成为时代发展的根本问题。站在时代潮头的孙中山提出了民生主
在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领域都有许多关于祠堂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多从祠堂的价值、功能、祠堂的保护与利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因为祠堂是宗族的象征,因此也有大部分学者通过祠
智能天线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一项关键技术。目前,中国移动TD-SCDMA应用实验网中,智能天线主要采用常规8阵元和6阵元智能天线,但这两种智能天线体积较大、重量重,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