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C连续标记下水稻同化碳向土壤有机碳库传输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estbul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物同化碳是“大气-植物-土壤”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定量同化碳在土壤中的分配及转化,对于理解全球碳循环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研究选取亚热带区的4个典型水稻土进行密闭系统模拟水稻同位素标记(14C-CO2)生长的实验,通过探讨水稻光合同化碳的输入及其在不同碳库中的分配,揭示水稻生长期问输入到土壤的光合碳的矿化特性,剖析水稻光合碳的分配、转化及其向地下的输入规律。结果表明:(1)80天生长期内,水稻通过根际沉积作用输送到上壤中的有机碳约为114-318 mg kg-1,而不同土壤条件下,尽管不同土
其他文献
为探明影响油菜生长后期氮素再分配的生理因素及其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本文在严格控制氮素供应水平的砂培条件下,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品种油菜生育后期氮素再分配量差异,并通过土培试验同步研究了氮素再分配相关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分析了氮素再分配量、氮素再分配相关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以期为揭示油菜高效利用氮素的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两个油菜品
学位
本文利用20%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在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基因组甲基化的变化情况以及生理生化方面的一些变化。利用14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对3组材料进行选增性扩增。我们发现干旱胁迫引起了马铃薯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模式的明显改变。其中大西洋胁迫第一天变化最明显,变化位点占总位点的23%。不同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不同,在20%的PEG胁迫下,大西洋的基因组DNA甲基化程度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有所增
学位
试验采用6个陆地棉亲本,经双列杂交配制30个棉花杂交组合,通过对亲本及30个杂交组合F1主要农艺性状与籽、皮棉产量的比较研究,筛选高产组合进入下一步试验;并对亲本的遗传效应进行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30个杂交组合中,杂28株高122.3厘米,果枝15.44盘,单株成铃46.4个,单铃重5.49克,衣分43.66%,667m2籽棉300.67公斤,皮棉125.38公斤,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皮棉增产极
学位
茶园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排放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采用静态箱一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以湖南省长沙市金井镇湘丰茶叶有限公司的飞跃茶园基地三种典型茶园土地利用类型即稻草覆盖、常规施肥、清耕茶园为研究对象,对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的排放通量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合理的茶园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三种类型茶园气体排放全天24小时N20与Co2排放趋势基本相同,从
学位
以马铃薯愈伤组织的小细胞团作为受体,利用浸泡共培法导入人参总DNA,得到转化体植株。选用随机引物多态性(RAPD),分别以人参总DNA,转化马铃薯试管苗总DNA,对照马铃薯总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扩增出转化马铃薯和人参相同大小的DNA片段,对照马铃薯未扩增出此片段,获得具有遗传差异的马铃薯变异后代。通过对转化马铃薯块茎生理生化检测。结果表明:(1)转化马铃薯块茎中总糖含量为1.183%和对照
学位
盐胁迫、低温胁迫是水稻生产中常见的非生物逆境。为了选育耐低温、耐盐的水稻新品种,提高水稻抗逆性,本研究对粳稻恢复系淮C17为受体的转OsbHLH1+Bar基因和转AhCMO+Bar基因的T1代及其后代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使用相同方法分别对转OsbHLH1+Bar基因和转AhCMO+Bar基因的植株进行草铵膦筛选。再生植株T1代的叶片用1g/L的草铵膦涂布,结果表明再生植株具有抗草铵膦的
学位
[研究背景】ERFs (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s)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与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实验室以GCC-box为诱饵,利用酵母单杂交系统从番茄cDNA表达文库中筛选到一个ERF类转录因子新成员LeERF2。前期研究工作表明转录因子LeERF2参与了烟草多种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应答过程。但转录因子LeERF2在水稻中是否具有同
学位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的重要粮食作物。南方冬作区已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马铃薯发展的重点区域,南方冬春季低温弱光是限制南方冬作区马铃薯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7个常规马铃薯栽培品种、两个湖南马铃薯地方品种为试材,对试材在适温20/15℃光强200μmol m-2s-1,亚适温10/8℃光强200μmolm-2s-1,低温5/5℃光强200μmol m-2s-1,适温20/
学位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超过3.5亿亩,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0%,而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一直是我国小麦的主要病害,严重威胁我国小麦生产和粮食安全。因此,研究小麦与条锈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寄主小麦与病菌之间的互作机制,在小麦抗病品种的培育和利用以及条锈病的防治上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含抗条锈病基因Yr5的小麦近等基
学位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各种非生物逆境诸如高温、干旱和高盐胁迫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导致水稻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的影响。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和生物学技术研究水稻非生物胁迫应答过程中关键的调节基因和重要的功能基因,并阐明其分子机制,对作物遗传改良有重要意义。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是一类重要的逆境相关蛋白,能提高植物抗御逆境胁迫的能力。植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