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医学说注重机体在完整状态下的功能活动,观察表象变化,缺乏解剖学基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解剖学、声、光、电磁波等角度对经络机理进行了探索,但迄今为止的研究结论和假说都尚未得到最后的认可。尽管经络学一直缺乏物理学基础的支持,但许多实验证明经络和循经感传现象却是客观存在的。本文基于电子信息学方法,将经络视为多端口网络,通过观察探讨经络现象,对人体体表与蟾蜍经络定位和信号传递特性进行研究。 论文根据课题组前期的设计,制作了适用于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体表实验的电极阵列,采用课题组前期设计的类似临床针灸仪波形的刺激信号进行人体体表实验。通过交流稳态实验证明人体体表足太阳膀胱经和非经络的响应信号在不同频率的正弦波激励下存在差异;瞬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激励下,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响应信号与旁开非经络线的响应信号波形存在统计学上的明显区别;最后使用Matlab对足太阳膀胱经探测信号进行了时频分析、指数拟合、多项式拟合和小波降噪等处理,定量表明经络和非经络上信号的差异。 在人体体表足太阳膀胱经实验和课题组前期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本文采用蟾蜍模型进行了动物体内实验,在俯卧蟾蜍背部寻找信号特异性点并画出了3条电信号传递系数极大值线。用人体体表经络信号处理的方法对俯卧蟾蜍背部探测到的特异性信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蟾蜍背部探测到的信号的时频特性与人体体表经络上探测到的信号的时频特性相似,并且使用小波降噪的方法对蟾蜍体内特异性信号进行了降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