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df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器过往以来一直以人类的辅助工具出现,但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机器逐渐开始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切断了人类作者与作品的直接紧密联系,人工智能不同于以往影响著作权法的机器之处,在于其已介入到作品创作环节。在美术领域,人工智能机器人通过学习已经能够生成极具艺术性和美感的美术作品,并在画廊和博物馆展出;在文学领域,微软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已经可以写诗,并出版了自己的个人纸质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人工智能对人类创作行为的介入,给现行著作权法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自现代著作权法产生至今,其立法目标始终是通过赋予权利人对作品的法定专有权来激励作品创作和传播。整个著作权法是以人为核心来设计的,从客体角度上来看,作品被认为是作者个性、情感的反映,作者有选择的表达;从主体角度上来看,作品之上权利的归属也只能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本只起到辅助作用的机器可以自主的生成内容,机器从工具变成了“作者”。如此则会出现以下两个相关联的著作权法律问题:第一,人工智能创作物能否能够被认定为作品;第二,人工智能创作物的权利归属。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创作物的不断增加,如果不明确界定其内容属性和权利归属,不但将引发大量的著作权法律争议对既有的版权市场产生严重冲击,也不利于人工智能的长远稳健发展。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首先通过明确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保护两大问题所在,其次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结果予以梳理,以确定本文的研究的对象;再次,通过对人工智能创作物的争论分析的得出争论焦点,对焦点加以讨论分析,明确人工智能创作物的法律属性;最后,在确定人工智能创作物的法律属性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讨论,以确定人工智能创作物的权利归属和具体权利内容。
其他文献
全钢集成式智能升降平台是一种为高层建筑外围施工提供防护和作业平台的成套高效建筑设备,目前在国内外处于技术领先水平。因其工厂加工、现场模块化分段吊装,动力提升设备不
本文根据动结式的语义关系对动结式论元结构整合的影响,提出了动结式论元结构整合过程中所遵循的界限原则。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对各种提升类型分别进行描写,归纳了动结式的整合
<正>在前不久举办的传化集团财务战略管理创新经验交流会上,笔者有幸聆听了传化集团副总裁兼总会计师杨柏樟关于传化集团财务管理战略经验的介绍。2000~2008年,传化集团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本文从这部作品的故事背景、情节和人物出发探讨其中夸张手法的运用。
提出一种基于软PLC技术的仿真系统设计方法,采用Step 7、Matlab及Win CC构建系统的仿真平台,并利用此仿真平台实现PLC的复杂控制逻辑程序调试,此外还可根据模型精度进一步实
凤凰木作为一种优良的庭院观赏树和行道树种,其枝秀叶美、红花簇簇,在南方地区广泛种植。对凤凰木的生长规律进行观察,分析了凤凰木的栽培技术及在园林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扩大
本文对林纾的生平、性格和思想 ,林纾的翻译及翻译中的问题 ,林纾翻译中的明知故犯的“讹”作了介绍和阐释。本文力图从现代翻译理论 ,尤其是目的论和文化建构论的角度分析译
2013年1月1日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第一次将辨认笔录纳入了证据的行列,表明辨认在侦查破案和确定犯罪嫌疑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辨认操作中还存在有不少的难点与问题,造成侦
中国广阔而有潜力的市场,人才的积聚,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吸引了发达国家外商的投资,加之中国低廉的劳动力,2010年以来,代工在中国的发展极为迅速,实现了"中国制造",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