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诱导轮离心泵抗汽蚀特性的数值计算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gianfranc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离心泵在高速下运行,离心叶轮极易发生空化,空化的发生会造成离心泵性能的下降,产生空蚀破坏,同时也会使机组的振动加剧,严重时甚至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目前,防止高速离心泵发生空化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在高速离心主叶轮前加装一诱导轮,因此对离心泵和诱导轮内的空化展开研究是一项有意义并且很有必要的课题。目前,对旋转空化两相流的研究仍处于探索之中,尤其是水力机械和诱导轮内的空化流动机理尚未完全明确,揭示空化流动的机理是学术界和工程界都需要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07614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Y1100013)和浙江省公益工业类项目(NO.2012C21013)的资助下,从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外特性性能实验和可视化实验等方面入手对该高速离心泵和诱导轮内的空化演变过程、空化流动机理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论文首先开展了非汽蚀状态下的单相流动数值计算,揭示了设计工况点下和不同工况点下前置各诱导轮时高速离心泵内的流动机理。其次,开展了汽蚀状态下的旋转空化流动的数值计算,揭示了设计工况点和不同转速工况点下前置各诱导轮高速离心泵内的旋转空化现象,揭示了在不同空化系数下空化发展的过程。再次,以前置诱导轮的高速离心泵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外特性性能实验,得到了多工况下,在前置各诱导轮情况下该高速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最后对诱导轮内的旋转空化进行了可视化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空化的时空演化规律。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结合数值计算、外特性实验及可视化实验三种研究手段,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证明了本论文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结论的正确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进行了高速诱导轮离心泵在非汽蚀状态下的单相流动计算。以外特性实验结果做为边界条件,在设计工况点和各转速相似工况点下,对前置各种诱导轮的高速离心泵进行了单相流动数值计算,通过计算得到了诱导轮和离心泵内的压力分布情况,得到了叶轮内和诱导轮内的最低压力情况,揭示了在非汽蚀状态下诱导轮和高速离心泵内部流动的情况。(2)进行了高速诱导轮离心泵汽蚀状态下旋转空化流动的数值计算。对前置各种诱导轮的高速离心泵进行了旋转空化流动的数值计算,通过计算揭示了在汽蚀状态下,诱导轮和高速离心泵主叶轮在设计工况点和不同转速工况点下的旋转空化现象,揭示了诱导轮和主叶轮在不同空化系数下空化发展的过程。(3)开展了前置各种结构诱导轮高速离心泵的外特性性能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得到了各转速相似工况(转速为2000r/min~8000r/min)下的外特性性能曲线;对各种诱导轮的抗汽蚀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到了抗汽蚀性能较好的诱导轮为变螺距诱导轮,得到了叶片数相对较佳的变螺距诱导轮为三叶片变螺距诱导轮;对各转速下的相似工况点进行了汽蚀实验,得到了其抗汽蚀性能随着转速的增加而降低的结论。(4)开展了分流叶片诱导轮内旋转空化的可视化研究。通过高速摄像图片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诱导轮内空化发生的位置、空化发生的程度等,进一步揭示了空化的时空演化规律。
其他文献
藤本植物因其具有茎蔓、吸盘、吸附根、卷须等特殊的器官在陡峭边坡绿化中可发挥去独特的优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黄花藤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黄花藤扦插成活的最佳处理方
以薄板面内振动的纵弯模式直线型超声波电机为目标,对其驱动机理、建模、设计和制作等方面展开研究,设计了全新结构的样机,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电机运行良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开展的多方面的批判中,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是其批判理论的重要内容。从法兰克福学派传统走出来的哈贝马斯,在其思想形成和发
从立体绿化的概念、空间组成、理论依据、设计原则、功能、景观类型及常用的藤本植物种类等几个方面探析现代城市住宅小区的绿化景观设计,为解决我国城市绿地面积越来越少的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每一章的章引言与题图在教学中的教学功能,并提出利用章引言与题图创设导入情境、总结知识要领、帮助知识的记忆与巩固等教学策略。
机械基础零部件直接决定整机装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高端基础零部件已成为影响高端装备和重大装备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山东省机械基
三、炉外连续脱硫原理及工艺 1.原理 将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氮气,通过安放在脱硫包底部,由特殊耐火材料及工艺制成的多孔透气砖吹入包内。在氮气泡上升和冷氮气受热膨胀的
信息技术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和理论的发展。目前,信息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有四种使用模式,其中服务于课堂的模式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需转变教学
<正> 关于我国酿酒起源的时代,目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酿酒的起源很早,远在我国原始社会就开始出现了;另一种将酿酒的起始和阶级社会的开始相联系,把酿酒作为阶级社会
文章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设置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模糊评判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进行了科学评价,并能定量地衡量企业关于某个项目的技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