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合能研究结构对高温超导电性的影响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86年高T<,c>氧化物超导材料发现以来,高温超导电性机制对固体物理的研究提出了重大的挑战.该文试图从离子晶体模型的出发来讨论结合能对高温超导电性的影响.根据实验室提出的分块模型计算了Y系、Y系掺杂即结构类似Y系的超导材料的块间结合能,发现和Tc有密切的对应关系.通过对分块模型的修正,正确计算CuO面所受耦合的能量.对于Y1237,Hg1201,Er1237进行了计算,发现CuO面所受耦合的能量和Tc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CuO面所受耦合才更能反映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电性.从而验证Anderson的观点:CuO面二维性对超导性质有重要影响.通过对Y1237、Er系、Hg系结合能的分析,讨论了空穴的分布,印证了电荷转移模型.即空穴在CuO链上产生,转移到CuO面上发生超导.而随O含量变小空穴在O4位(Hgl201是在O3位)更稳定,载流子稳定在BaO面上,CuO面上没有载流子运动,是Tc降低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我们制备了两种不同发光起源的多孔硅样品,细致的PL和PLE谱测量显示其发光分别起源于界面氧相关缺陷态和表面Si=O键合态.对于来自于表面态发光的多孔硅在C偶联以后,出现钉扎在5
光与原子相互作用产生的原子相干效应是进行量子信息存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光是进行量子信息传输和量子信息处理的有效载体,但是由于其速度快以及光子之间不易耦合
随着人们对一维纳米材料各种潜在应用的不断开发,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用简单热蒸发的方法,以CuO/SiO混合粉末为原料,成功地制备了两种结构的Cu/SiO
该工作采用紧束缚分子动力学来模拟硅团簇的基态结构,并描绘出不同尺寸所对应的径向分布函数、角分布函数、态密度图象,发现硅团簇在n=27处发生结构转变,从结构图上来看,是由
LaMnO是多种锰氧化物CMR材料的母系材料.它本身具有反铁磁绝缘的基态,但在La位不同离子(Ca、Ce)掺杂会在其半满的导带中掺入空穴或电子使得其电子输运、磁特性等随掺杂量的变
该文采用导线电爆炸的方法,在高纯氩气的气氛下制备了体心立方的α-Fe、简单立方的Ti纳米微粉,微粉的平均粒度分别为67nm和31nm;在不同配比的N气氛和N、NH混合气氛下制备了面
1987年E.Yablonuitch和John提出了光子带隙(PBG)的概念,有关光子晶体的研究就吸引了众多物理学家的兴趣.最近几年,光子晶体的研究已经由最初的理论工作转而进行更多的实验研究.由
该文包括两部分工作.第一部分是关于高温超导材料1/f噪声尺寸效应的研究.对Dutta-Hom热激活模型进行了修正,并认为尺寸效应反映出样品是由尺寸为10μm的独立小区组成,小尺寸样
直流热阴极PCVD方法是快速沉积高品质金刚石膜的一种方法,相对于常规冷阴极辉光放电而言,热阴极辉光放电是一种新型放电形式.该论文对用该方法制备高品质透明金刚石膜进行了
近十年来,对于纳米尺度材料的研究日新月异,内容丰富,高潮迭起,大量的新发现和新进展不断涌现.纳米材料根据维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类,即三维纳米结构超晶格、二维纳米结构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