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时期,贵州的战略位进一步凸显,稳定和发展成为国民政府治理贵州的重心。然而,长期的军阀统治致使国民政府对贵州的控制和管理较为薄弱。随着战争推移,理清贵州行政管理秩序,加强国家权力对地方社会的有效控制,进而重建地方社会秩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新县制”作为国民政府整理全国地方事务的重要举措,在贵州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得到了较为完整的推行。而且,国民政府为加强对贵州的控制,“新县制”还担负着将国家权力下沉至民众、控制社会、从而新建社会秩序的任务。“新县制”在贵州的施行,举凡各级行政区划的调整、行政机构的改革、行政人员的训练与任用、以及基层的各项社会建设等。都显现着国民政府对贵州社会控制的目的——稳定社会和开发人力与物力,以支持抗战。本文通过从县级、乡镇、保甲这三个层面对“新县制”在贵州推行的具体政策进行深入剖析。将“新县制”的准备、实施、过程、结果融入其中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国民政府的这一改革措施,虽然存在诸多弊端。但加强了国家对贵州社会的控制,也尝试探索新的社会秩序。此外,抗战时期贵州的建设,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贵州的社会面貌,客观上促进了贵州的发展。“新县制”作为贵州历史上较为完整的行政改革,对贵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厘清其实施过程,可以了解“新县制”在贵州发展过程中的特点,进而理解“新县制”在贵州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最终思考“新县制”对贵州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