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世伦理研究的若干思考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uyingxiangsu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世伦理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课题,也是关系全球伦理共同走向的热点问 题。由于研究角度与方向不同,对普世伦理的确认仍未达成广泛的共识。本文联 系全球化背景,选取利益问题这一视角,明确普世伦理解决全球利益问题的目的 指向,重新审视普世伦理的研究与构建,同时从东西方道德资源中提取合理因素, 确立公正、正义作为普世伦理的核心理念,并对普世伦理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辩证 性的探讨。 全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普世伦理的历史渊源和现代背景。在回顾了东西方先哲对普世伦 理的有益尝试后,明确了包含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当代全球化对研究和建立 普世伦理的特殊意义。同时,在对当前普世伦理研究状况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 确立利益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特别影响,从而提出了探究普世伦理的崭新视 角。 第二部分:建立、实现普世伦理的可能与途径。(一)论述了普世伦理实现的三种可能;1、普世伦理必然要包含各国、各民族历史积淀的合理成份。2、普世 伦理的形成需要各国、各民族的交流融合。3、普世伦理要在各国、各民族解决 全球性问题的实践中形成。(二)进一步论述了普世伦理应本着渐进性原则在一 定领域、一定部门内通过合作分步实现,逐渐扩展到全世界范围。同时强调,由 人们对利益问题关注程度所决定,在经济领域的交流、合作中,普世伦理有可能 得到最快的发展和完善。 第三部分:公正、正义是普世伦理的核心理念。在明确了建构普世伦理的一 般内容后,进一步强调公正、正义是唤醒人类良知的明灯,是解决利益和道德问 题的良药,也必然是普世伦理中的核心理念—核心内容和基本原则。同时列举 和论述东、西方道德中有关公正、正义的内容对构建普世伦理的有力支持。(一) 东方正义。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对“正”的理解涉及到社会制度、人际交往、价值 观念、个人修养等诸多层面,对后世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 用。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正义观,至今具有现代意义。(二)西方正义。着重强调 西方古代正义观与中国伦理思想对普世伦理的共通支持。并特别论述了罗尔斯《正 议论》对普世伦理构建的现实意义。(三)社会主义公正。联系空想社会主义, 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保证了人们公平、平等的获得。并 强调社会主义公平原则,集体主义原则有助于普世伦理的构建。 第四部分:传统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对中国视角普世伦理的特别资源意义。 明确全球化普世伦理中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辨证关系,肯定地域性、民族性传统道 德、文化的积极意义。论述了强调儒家伦理普世价值的三点原因:l、“以和为贵” 为世界新环境的实现给予了充分的伦理支持。2、“忠恕之道”包含了当前个体和 V 团体所需要的自律精神,宽容精神、平等精神。。3、心胜美德与智德双修为普世 伦理提供了坚实的主体道德资源。同时,用发展的眼光正确看待全球化与普世伦 理,指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而不是终极阶段。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不断丰富的共产主义道德必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普世伦理。 第五部分:结语(一)普世伦理理是人类普遍道德的一次全面提升,也是人类 社会秩序的重新调整,普世伦理研究意义深远八二)从伦理研究到伦理实践,从 分部门、分领域到全球范围,建构完整形态普世伦理并非一日之功八三)马克思 主义为研究普世伦理.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文化,研究工作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其他文献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国民可支配收入也日益增加,有相当一部分群体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然而在这些社会财富极大涌流的表象背后,人们关于社会财富
本文通过对包括主要以散文、日记和小说体裁出现的干校书写进行梳理,从而对干校书写产生的背景、文本特征以及其造成的影响进行整体上的观照,不仅可以正确看待这类作品的得与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由于发展过快,还存在着许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实际,分别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公平性以及法治化几个
本文认为,应将《朝花夕拾》、《野草》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朝花夕拾》里的回忆,始终有一个“他者”的存在,所要创造的儿时的民间世界是与
武装直升机的研制投资风险大、不确定因素多,如果在研制过程中管理不善,就会出现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研制进度拖后、维修保障不配套、从而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效能。在确定总体
“十一五”时期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①,对于改造和提升中国传统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转变发展方式和增加就业机会等都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
近期,清华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套翻译与跨学科学术研究丛书。《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以下简称《视角阐释文化》)就是丛书中的一部,著者是香港岭南大学翻译
科学无疑是人类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人类的历史有多么悠久,科学思想就有多么悠久,但是,人类有意识地对科学本身进行研究的历史却并不悠久,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学是英国大学者、
双相炭黑是新型的填料,螺旋纳米碳纤维(HCNF)是具有特殊结构的炭材料。以气相生长HCNF为基础,通过原位生成法制备了双向炭黑——SiO2/螺旋纳米碳纤维(SiO2-HCNF),研究了SiO2-HCN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1%,中国社会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民工的市民化,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