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iRNA是一类含有19-25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具有高度保守性。miRNA通过与靶mRNA的3’UTR碱基互补结合,促进靶mRNA的降解或抑制其翻译,从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近年来研究揭示,miRNA由其下游基因介导,参与肿瘤细胞的活动及相邻微环境的变化,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表达成阴性的乳腺癌患者。TNBC的临床特点是易发生早期复发、远处转移、临床预后差,目前还没有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特效治疗指南,因此,三阴性乳腺癌的致病分子机制己成为近年来乳腺癌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本文的第一部分研究中,我们首先通过miRNA芯片分析,发现miRNA X(miR-X)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相对于其他乳腺癌细胞呈现低表达。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瞬时转染miR-X mimic,通过xCELLigence RTCA MP系统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到miR-X能够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进一步研究miR-X的生物学功能,我们通过双荧光酶报告基因实验发现,miR-X能够直接结合在cdc42和Sixl的3’UTR区域,在转录水平影响cdc42和Sixl的表达,cdc42和Sixl是miR-X的靶基因。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分别敲降cdc42和Sixl能够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与miR-X过表达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影响相似。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瞬时转染miR-X mimic,通过检测cdc42和Sixl下游基因的变化探究miR-X在三阴性乳腺癌中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发现miR-X能够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和上皮细胞间质化,影响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miR-X在40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相对表达量较癌旁组织低(P=0.015)。综上所述,miR-X能够通过其靶基因cdc42和Sixl影响细胞周期和上皮细胞间质化从而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增殖、迁移和侵袭。MiR-185是miRNA家族的重要一员,己被证实在多种肿瘤细胞中低表达,并认为其可以作为一个抑癌基因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迁移,但其在食管癌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迄今仍未知。在本文第二部分研究中,我们发现miR-185在23例食管鳞癌中的相对表达量较癌旁组织低(P=0.016):通过双荧光酶报告基因实验,在食管癌中再次证实Sixl是miR-185的靶基因;瞬时转染miR-185mimic后,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均下降;同时Sixl的下游基因细胞周期蛋白cyclinA1的mRNA表达相应下调;瞬时转染1niR-185inhibitor后,Six1的下游基因E-cadherin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综上所述,miR-185能够通过其靶基因Sixl的下游基因cyclinA1和E-cadherin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因此,MiR-X和miR-185作为抑癌基因分别在三阴性乳腺癌和食管癌中发挥作用,将可能作为三阴性乳腺癌和食管癌的治疗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