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外汇储备激增,贸易顺差扩大,从2002年开始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至今依然存在。本文旨在回答人民币汇率到底是高估还是低估以及汇率错位的程度这两个问题。首先,通过回顾我国建国以来四个时期的汇率政策和汇率波动情况,阐明当前人民币汇率的历史沿革以及所面临的升值压力的成因。然后,从均衡汇率的概念的入手,对当今几个主要的均衡汇率理论与模型进行评述。结合模型的特点与我国国情,本文选择行为均衡汇率(BEER)模型,利用1997年1月-2010年7月的月度数据,对所选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一组经济变量进行协整分析,最终确定了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三个变量:开放程度、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压力,以及各个变量对汇率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我国货币政策压力加大使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资本流动增强和开放程度加大使汇率贬值。通过计算人民币在样本区间的失调程度,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2001年12月、2002年2月和2008年9月-2009年5月出现高估,在样本区间的其他时间出现低估。2010年7月人民币汇率存在2.39%的小幅低估的结论。最后,结合实证结果对于人民币汇率失调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并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改善人民币汇率失调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