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以智能电表为基础的高级测量体系(Advanced Measurement Infrastructure, AMI)能够延伸到普通用户,智能电表采集的海量实时用户用电数据中隐藏着用户的用电行为习惯,针对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需要准确掌握居民用电特性的要求,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研究用户类型,可以帮助电网了解用户个性化、差异化服务需求,为未来电力需求响应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本文以民用非生产性负荷为研究对象,以环保、节能、经济、安全用电为目标,从时间维度、类属维度、影响维度分别对用户的用电特性进行分析,为需求响应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对负荷特性指标进行了分类,并详细介绍了各负荷特性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其意义,为下文负荷特性的计算和负荷特性曲线的绘制奠定了基础。从电价政策、电力供应能力、需求侧管理措施、气温气候等方面进行了影响地区负荷的主要因素分析,同时介绍了负荷特性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在负荷特性精细化分析中存在不足。(2)将电力用户负荷分解为基本负荷和季节性负荷,在利用自适应模糊c均值算法对电力用户基本负荷和夏季降温负荷分别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日用电量和电力负荷的峰谷特征,基于加权重心典型用户筛选模型完成各类典型用户的筛选,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筛选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筛选的典型用户是可行的、合理的、有效的。(3)计算各类典型用户的日负荷率、峰期耗电率、平期耗电率、谷期耗电率等负荷特性指标,结合各类典型用户基本负荷曲线和夏季降温负荷曲线,分别分析基本负荷特性和夏季降温负荷特性,并对其进行负荷调控潜力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用户分类方法。在电力用户负荷依据调控潜力的大小重新分类的基础上,从用电类型、负荷特性、错峰潜力3个维度,分析各个用户的用电行为特性,针对不同的用户用电行为特性制定不同的错峰管理政策,辅助需求侧管理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