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FV的网络中虚拟服务功能链的部署和迁移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gbq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网络的迅猛发展,用户数量以及用户对业务的流量需求也急剧增加,但网络部署复杂、网络架构垂直且封闭以及电信业务总量与收入不匹配等诸多问题使得当今的网络面临着巨大挑战。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极大推进了通信网络架构的演进,在基于NFV技术的网络中,网络功能将不再依赖于专用的硬件设备,而是通过软件技术加以实现,从而部署在商用的硬件平台上。服务功能链(Service Function Chain,SFC)的应用作为NFV技术的一个重要用途,能够灵活地管理特定服务以及应用的流量,并且SFC支持网络中细粒度和弹性的服务交付、服务功能的修改以及负载的移动,因此受到了国内外研究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关注点就是在引入NFV技术的网络中的虚拟服务功能链的部署和迁移问题。在NFV网络中,因物理资源本身的限制而可能产生资源碎片,造成网络中资源总量足够,但每台主机上资源不足而无法部署服务功能链,降低网络中可部署的服务功能链的数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最大化资源受限的网络中服务的SFCs的数目为目标,在满足网络服务请求端到端时延要求的前提下,建立了数学模型,提出基于贪心算法的虚拟服务功能链的部署方案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部署方案能够有效的保证最大化资源受限的网络中服务的SFCs的数目,在充分的利用网络中物理主机和物理交换机的资源的同时也达到了兼顾网络性能的目的。接下来,出于用户的移动性以及网络中负载均衡的考虑,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和网络的灵活性,研究虚拟服务功能链的迁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关于虚拟SFC的迁移的工作并不多。本文中特别考虑了实际网络功能的特性,针对SFCs的迁移重配置问题,将网络性能和网络中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两个重要因素纳入考察,建立了数学模型,提出一种面向时延优化的服务功能链重配置策略,即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SFCs迁移重配置方案,进行仿真验证。通过与基于贪心的迁移重配置算法以及随机迁移重配置算法等的对比,说明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虚拟服务功能链迁移重配置方案在有效的保证了网络性能的同时兼顾网络物理资源。本文对NFV技术以及服务功能链的总结分析,设计了NFV网络中虚拟服务功能链的部署和迁移重配置方案,为NFV网络中服务功能链的部署和迁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对频谱效率、系统容量等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大规模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具有频谱效率更高、容
压缩频谱感知主要是指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频谱感知技术。本文主要研究了压缩感知的基本理论以及压缩频谱感知的相关算法。首先简单介绍了认知无线电理论以及相关研究的发展现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将是以满足社会对海量连接、海量数据以及绿色通信的需求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将代替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来源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传感器网络电磁频谱监测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0ZX03006-002-01),主要工作是基于TD-SCDMA的电磁频谱监测系统终端的设计与实
嵌入式系统早期主要应用于军事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后来逐步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仪器仪表、通信产品和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
WiMAX是以IEEE802.16标准系列为基础的一项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它具有QoS保障、高速传输、丰富多样的业务等优点。在全球无线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WiMAX以其良好的最后
随着无线通信在带宽和速率上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信号的基带硬件处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LDPC码因为其良好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宽带无线通信。但是如何在有限的硬件资源和时间
频谱检测是认知无线电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实际通信环境中,由于各种衰落的影响,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可能很低。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规定至少在接收信号信噪比为-18dB下进行频谱检测。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来源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网”之《传感器网络电磁频谱监测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0ZX03006-002-01)。本文对基于TD-SCDMA的电磁频
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系统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密切相关,其病灶部位的局部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动脉血管弹性是反映心血管系统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