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发展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策略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an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南亚不仅是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也是最早形成华文教育的地区。300多年来,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多番波折。上世纪90年代起,东南亚华文教育在长期低迷后,从低谷中逐渐复苏,发展形势良好。国内高校参与推动东南亚华文教育始于1927年,其间发展路程亦起伏不定,与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的整体发展形势密切相关。东南亚华文教育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为高校开展东南亚华文教育提供了机遇。  本文以当前国内高校参与和推动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策略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国内高校参与度较强、开展项目较多的东南亚5个国家(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为侧重点。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回顾了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历史,分析其发展现状及恢复发展的主要原因,从而掌握国内高校参与和支持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整体背景。第二章阐述了近代国内高校参与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历史及当时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在对上世纪90年代后国内高校在发展东南亚华文教育方面的整体状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8所高校为主要对象,对我国高校推动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策略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当前主要采用了多元化、利用资源优势、境外办学、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逐步推进、结合海外华文教育突出问题以及差异化的策略。第三章着重分析我国高校推动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策略存在问题,进而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国内高校发展东南亚华文教育策略的未来展望。
其他文献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个人农业文化意识和工业文化意识的测量,考察个体所具有的文化意识对员工创新动机和绩效的影响,从而为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使组织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外合作办学在中国大陆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01年11月30日,有权授予国外学位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学位的合作办学项目累计为71个,这71个合作办学项目共涉及
期刊
为提高分布式电源的可靠性和效率,设计了储能系统用非隔离型双向DC-DC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参数能自动切换工作模式。根据控制器功率要求确定了主电路,从理论上
兴办大学城,是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发展过程中为解决资源短缺、追求资源共享、提高办学质量的一种创新性的办学方式。大学城文化包括大学城物质文化、大学城制度文化和大
翻转课堂教学法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课下学习、课上实践的一种学习方式,重构了教学结构,将课前、课中、课后连为一体,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师生及学
身体自我概念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部分,它涉及个体对自己的相貌、体格和体能等的看法和评价。同时,身体自我也是个体社会认知的结果,它以社会为参照,受社会文化环境的支配
山区高职院校学生的闲暇生活及闲暇教育,乃一至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但却值得重视的课题。首先,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东省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闲暇生活作了问卷调查;然后,
目前教师职前培训(即现行的师范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法课也是如此。表现为师范生的显性学科教学理论不能有效指导教学实践,缄默性教育知识严重
提出了有源钳位准谐振变换器的一种新的驱动方式,它无需经过数字电路延时,只需一个电阻和二极管构成的小网络.新的驱动方法简单易用,简化了设计,降低了成本.实验结果表明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