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言语交际中的“不是我VP”这种常见而少有人研究的语言成分。从句法结构看,这类语言成分是小句,它不同别的成分发生结构关系,是一种独立于句子结构之外的成分:从语义方面看,它自身有实在意义,但不与所在句子的句义关联,而是同整个句义相反,去掉它也不影响整个句子的意义完整性;但是从语用方面来看,它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表述了说话人对命题的主观评价和态度,有着很重要的语用功能和价值。本文以现有的有关语言理论为基础,运用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是我VP”类语言成分的语意,从而界定其性质是一类特殊的话语标记语,然后又从话语标记语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其语用功能,最后探讨了其形成机制。本文研究的意义就是通过本文的分析使大家对现代汉语中的这一特殊话语标记语有一个全面认识。这篇论文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不是我VP”类语言成分的语意分析。主要从会话含义理论角度,分析了“不是我VP”类语言成分违反了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有着特殊的会话含义。第二部分是“不是我VP”类语言成分的性质界定。根据对国内外话语标记语研究状况的介绍分析,判定“不是我VP”类语言成分是一类特殊的话语标记语。第三部分是“不是我VP”类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分析。依据言语行为、元语用理论两个理论,从深层认知意识充分分析了“不是我VP”类话语标记语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第四部分是“不是我VP”类话语标记语的形成机制分析,主要从主观化和定型化两个角度做了探讨,“不是我VP”类语言成分主观化的本质是语用推理的消失,会话含义的规约化结果;定型化是其概念命题功能的减弱,语篇或人际功能增强的结果。